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雪視角> 第44章 公司治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4章 公司治理 (1 / 2)

本章我們來探討一下《巴菲特致股東的信》中的一些投資理念。

這本書主要分為公司治理、金融與投資、合併與收購以及會計與納稅,其實跟我們投資者的投資策略稍微有點關係的就是第二部分的金融與投資,其他幾章內容更多是為公司大股東和董事會成員服務的,內容傾向於一級資本市場。

這本書對於沒有自己創業,不在投行、風投或者其他資本中介機構工作的讀者而言有點遠,大家稍微看看了解一下即可。

1、公司治理。

上雪其實在《投行之路》裡簡要給大家介紹過公司治理,原文如下:

【公司治理是什麼?在註冊公司的時候,我是不是有足夠的把握管理好一家公司?我的能力能管多大的公司?我需要一個怎樣的架構才能使得公司一直迎合市場的所有需求?

公司治理,就是解決上述問題的一門科學。

只可惜這門科學硬解釋起來有些抽象,所以我們不妨藉助下看似毫不相關的生物仿生學來研究公司治理。

公司的實質就是一群人和一堆錢組成的賺錢機器。有人群的地方就會有私心,就會有矛盾,就會產生權力,公司治理就是研究這些權力,如何分配。

我們若將公司看成一個活生生的人,那麼參照仿生解析圖,董事會就是“大腦”,監事會是“免疫力系統”,總經理是“心臟”,總經理管轄的各部門是“五臟六腑及肢體器官”,而所謂的公司治理,就是這個人的“神經系統”。】

那麼在伯克希爾的股東會上,股東們直接向巴菲特提出的問題就是:公司到底聽誰的?究竟是聽股東的還是聽公司董事會的?

這是一個比較犀利的問題。

股東是公司的所有者,董事會是公司的經營者,如果經營者平常沒把公司管理好,肯定會損害所有者——股東的利益。

國內有些上市公司的管理層自己把薪水抬得高高得,每年幾個億幾個億的拿,但是公司股價常年趴在一個水平線上來回波動,股東堅定持有了幾年發現根本沒賺到錢。

這樣的管理層就是明擺著薅公司羊毛,在美國會有“資本獵手”把他們公司收購然後將這些薅羊毛的人給踢出局,你不作為,想圍在一個大蛋糕面前慢慢私吞,想都不要想,我買走你的蛋糕,把你們這些“看守”蛋糕的人都給踹了,華爾街之狼卡爾·瑟雷安·伊坎大家有興趣可以瞭解一下,他專幹這樣的事兒。

董事會跟公司高管沆瀣一氣薅公司羊毛的事情無論是歷史還是現在,都一直存在,在上雪看來這種型別的管理層就是三個字:不要臉。

蘋果公司庫克每年拿著千萬美元年薪,勤勤懇懇把蘋果公司市值從2000多億美元拉昇到了上萬億美元,這種樣子的CEO每年就算拿走一億美金,蘋果股東肯定都沒什麼意見,因為庫克幫股東賺到錢了,而且還賺到了很多錢,喬布斯有本事把蛋糕做好,庫克有本事把蛋糕做大,所以他值這個價。

但可惜這個世界上優秀的CEO很少,其他上市公司的CEO相當一部分都很平庸,自己沒能力還要求高薪,甚至還在公司內組建利益團伙一直坑害公司,噁心程度其實跟小強爬到你碗裡也沒啥區別。因為賺了錢他們拿獎金,虧了錢也是股東承擔損失。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