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雪視角> 第43章 留下善意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3章 留下善意 (1 / 2)

看完《滾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財富人生》這本書,讓上雪觸動比較大的其實不是巴菲特的那些投資方法,而是他能逆勢堅持自己的那種定力,以及老了以後社會責任感的上升。

我們都知道巴菲特以前有多愛賺錢,他小時候把賺來的錢放到一個存錢罐裡當寶貝一樣藏著,長大成家了也不願意多拿錢給老婆孩子過奢侈生活,巴菲特其實就是個活生生的守財奴。

但隨著他的人生閱歷和個人財富的逐漸積累,以及妻子蘇珊身體的每況愈下直至最後死亡,巴菲特才意識到這些財富不過就是身外之物。

老年的巴菲特開始關注很多賺錢以外的事情。

比如他抨擊美國的資本利得稅太低了,巴菲特認為自己從股市中賺來的錢應該被多徵稅。

資本利得稅很多人不清楚是個什麼玩意兒,因為在中國我們目前沒有這個稅。

大家在股市中賺了錢目前在我國是不需要交稅的,但在美國這個稅很貴,而且家庭原收入越高,持有股票時間越短,就越貴,比如一年以下持有期稅率是25%,1年以上就是15%。

這種稅制其實是有利於股市長期發展的,因為每當散戶們想賣掉股票賺短期差價的時候,一旦想到自己必須把所得的25%都上交國家,就會非常肉疼,於是大多數人也就不手賤了,開始忍,忍到一年以後再賣掉可以少交很多稅。

資本利得稅無形之中加長了很多散戶的持有時間,讓整體的股市表現更為平穩。

巴菲特向美國政府提出資本利得稅應該增加,即要求美國政府多朝他徵稅,這無疑激怒了很多像巴菲特一樣的富人階層,但巴菲特不顧眾人反對依舊我行我素,他覺得他從資本市場裡賺錢太容易了,而且賺的都是大錢,這部分錢應該被徵稅,否則永遠不夠錢花的美國政府就要從窮人手上拿錢了,巴菲特不願意看到這樣的情況。

除了資本利得稅,巴菲特也看不慣很多公司實行的股票期權制度。

那個時候華爾街CEO一年收入上億美金比比皆是,即便是號稱只拿1美元薪水的喬布斯,擁有的股票期權就高達8.72億美金,所以只拿1美金年薪的喬布斯玩得起9000萬美金的豪華飛機。

大家為啥都要用期權領工資?

就因為當初的股票期權在會計上不計入開支,也不算個人收入,不算收入就不用交稅,跟一個免稅蓄水池一樣,讓富人交的稅比窮人還少。

股票期權這種存在其實對普通員工不公平,對社會不公平,甚至對公司本身也不公平,很多看上去很賺錢的公司,如果把它給高管發的那些股票期權看作成本,那麼這家公司基本也就不賺什麼錢了,因為利潤全被高管吃了。

就是因為巴菲特率先讓自己旗下的可口可樂和華盛頓郵報公司把股票期權計入公司支出,很多科技公司也跟著一起搞,於是後來,巴菲特的這個提議逐漸被納入了當今的會計準則,所以在資本利得稅之後,股票期權這事兒巴菲特又把富人階層得罪了一輪。

巴菲特越來越讓富人階層討厭,但同時也獲得了越來越多普通大眾的支援。

上雪認為巴菲特之所以在老年時有如此之大的轉變,是因為他看明白了幸福的定義。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