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雪視角> 第9章 如何估值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9章 如何估值 (3 / 5)

但上雪我的支援方式是直接購買或者間接使用這些新能源公司所打造出來的產品或服務,在這些公司的股票被市場低估的時候,大舉買進挽救他們的市值,而不是現在成為一個右側交易者殺進去撈一筆塊錢跑路,這樣的行為其實不是投資和給予,而是賭博和索取。

根據上雪的經驗,如果我們投資那些PEG低的,長期穩定的大公司,雖然不會一夜暴富,但長期持有下來基本也都能賺錢。

(3)市淨率(Price book value ratio,簡稱PB)

PB中的P是價格price的縮寫,而B就是淨資產,即每股的股價比上每股淨資產。

PB可以告訴我們,我們究竟花了幾倍的錢,買下了一家公司的資產。

這個指標適合用了評估那些業務不怎麼增長的銀行和保險股,其他的那些週期輪動、高速成長或者業績很好的龍頭白馬都不適用。

根據歷史市場行情來看,銀行股的PB跌倒0.4基本就是鐘擺最左端了,跌無可跌,相當於我們用4折價格就買了銀行牌照和它的所有資產,是個非常有誘惑力的買賣;

券商和保險PB2倍以下誘惑力也很大,最低到1.5倍就可以放心閉眼入場了,2倍以下慢慢開始建倉是比較穩妥的,因為1.5這個數字很多時候不一定會出現鐘擺就又擺回去了。

大型國有銀行的股價通常不遇到牛市不會有什麼亮眼的表現,大體都是幾年下來股價橫著走,持有體驗不會很好,這些公司的股票是給大型機構投資者做底倉用的,一般大家都是PB在0.40.7的時候殺進去,然後就一直拿著,反正不會再跌了,接下去漲了全都是收益。

4、投資是模糊數學的一門分支學科,這是必須精確認識的事實。投資能賺大錢,完全是因為投資者買中了一個最接近準確的未來。只有預測的大方向正確,並且從容提早介入,做左側交易者,才能分享企業長期帶來的豐厚回報,而不是做追高的右側交易者。

關於左側和右側交易者上雪之前已經給大家說得比較清楚了,做左側交易者賺的是確定性的錢,做右側交易者賺的是不確定的錢。

上雪在《經城之雁子谷》裡提過,“企業家賺的是現在的錢,而投資人賺的是未來的錢”。

我們投資一家企業的理由應該是:它未來一定能給我們賺錢,而且足以賺到讓公司的估值比我們當前的買入價更高。

投資就是這樣,大方向預測對了,就算是模糊的,也是準確的。

買一個準確的未來並不困難,其實就是套用我們之前講的六維評價標準選出好的公司,再用PE、PEG、和PB衡量一下這些公司是否被低估,低估了就買入,高估了就賣出,非常簡單。

難的是什麼呢?

難的是我們買入後的耐心與賣出之前的果決。

上雪的經驗是,當我買了一支我認為肯定被低估的股票,我買完之後每個季度會算一下它的估值,如果依舊被低估,我就打死不賣,不僅不賣,反而還越跌越買並一直持有。

大盤的話我大概一週看一次,主要是看看有沒有什麼重大利好讓股價持續發酵到達我計算的高估區間,如果到了,我就開始分批賣出。

如何分批我之前也講過,只要到達高估區間,股價漲10%,就賣出10%,股價再漲10%,就賣出20%,股價再漲10%,就賣出40%,最後如果股價再漲5%,就全部出貨。

這樣賣如果股價最後還繼續漲我也不會特別心疼,畢竟我也儘可能多地吃了些有風險的肉。

當然,上雪這樣的操作策略只是一個模糊的建議,大家可以參照這個制定自己的賣出標準,靈活使用,如果說股價一到達高估區間你就覺得風險很大,拿不準,認為再不賣就要被套,你也可以全部賣出,只要保住收益,你怎麼高興怎麼來,怎麼舒服怎麼來,不要貪心,賺到認知以內的錢即可。

畢竟投資這件事,還是要儘量在一個輕鬆愉悅的狀態下完成,如果你買了某支股票後覺得很痛苦,每天都在對抗自己的貪婪和恐懼,那說明你還不知道自己買的是什麼,你不會估算公司的價值,你對公司的優勢依舊不夠了解,如果前述這些你都很瞭解,你買的就是一個接近準確的未來,這時你會氣定神閒,逢低加倉,逢高賣出,一切操作如高山流水,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

5、從不滿倉,讓我永遠儲存實力可抓住下一個出現在面前的機會。

我們的手裡永遠都握有一定比例的現金是投資的黃金法則,必須要嚴格遵循。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