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雪視角> 第9章 如何估值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9章 如何估值 (2 / 5)

既然是市場給出的價格,那麼這個價格自然就會隨著市場行情波動,而且不同公司之間差異也比較大,有些公司護城河很長很寬,競爭對手少,產品又好,市場上的投資者願意高價買這些公司,故市場給出的PE在30以上。

而有些公司常年受冷落,PE徘徊在10附近,一趴不動就是好多年,只有遇上個大牛市才有可能被吹起來一下。

作為投資者,我們要正確看待PE。

雖然很多書上說高於30倍的PE基本就是高估了,低於10的PE就基本可以買進了,但也不是絕對的,很可能你買了一個PE小於10的公司,你以為撿了一個大便宜,誰知你買入後發現它的股價三四年都不漲,有些不僅不漲,反而還變成ST然後直接退市了。

從歷史來看,上證指數的平均市盈率為25.34,創業板指數的平均市盈率為56.67,標普500的平均市盈率為15.95,納斯達克的平均市盈率為27.32。

我們發現,不同國家不同公司的不同板塊裡上市的公司,市場基於的平均估值往往不一樣,但如果我們將時間拉得足夠長,就可以得到一個分板塊的PE平均數,這個平均數可以模糊地告訴我們,某個指數目前究竟是高估了還是低估了。

截至2021年9月24日,滬深300的市盈率為14.06,歷史平均市盈率為16.03,差異不是特別大,可以說目前滬深交易所這300支指數成分股的平均市場估價大體等於歷史平均水平,雖然有點低估,但價格也不算特別誘人。

(注:以上的平均市盈率法只是一個粗略估計,本書往後會給大家介紹得更詳細,比如教大傢什麼是靜態市盈率、動態市盈率、滾動市盈率與PE百分位)

(2)市盈率相對增長比率(PEG)

PEG是有PE衍生出來的一個比率,由股票的未來市盈率除以每股盈餘(EPS的未來增長率預估值得出。

與市盈率PE的理解一樣,PEG越高,公司的股價就越可能被高估。

(注意:PEG的分子與分母均涉及對未來盈利增長的預測,不過既然是對未來的預測,出錯的機率自然也就大)

剛才說的PE其實更適用於看整體,比如上文提到的寬基指數,但用於做個股研究沒那麼有效了,畢竟每個公司發展速度不一樣,發展環境也不一樣,單獨看個PE或者把PE搞個平均數意義不大。

有些公司如果遇到行情不好,週期更迭,基本面惡化,對於公司PE造成的影響很大,有些公司股價越跌PE反而越大,所以PE這個數值也就能判斷個整體走勢,個別公司我們重點看的就是PEG。

我們看一家公司到底是被高估還是被低估,只要記住一個結論:

第一,把這家公司最近一年的淨利潤增長率找出來;

第二,用這家公司目前的市盈率PE除以這個淨利潤增長率,得到PEG的數值。

第三,如果PEG小於1,說明股價低估,越小就越是被低估;如果PEG大於1,說明股價被高估,且越大就越是被高估。

我們如果把這個模型套用到某新能源龍頭企業中,發現該企業目前市盈率PE是190.92,但最新季報顯示的淨利潤增長率只有116.83%,用前者除以後者,得到的PEG是1.63,大於1,得出結果:該股票被高估。

注意,這裡的PEG裡的G上雪沒用預估值,用的是公司已經實現的淨利潤增長率,因為這個增長率已經很高了,超過了100%,明年後年還能不能100%真的不好說,反正截至目前還沒有哪家上市公司可以實現淨利潤增長率連續三年超100%的,190.92這個PE已經透支了這家公司未來190年的業績,也就是按照目前這家公司的盈利能力,它還要再賺190年的錢才配得上它目前的估值。

上雪算到這裡只能默默嘆息一聲,成長股一如既往被市場高估,希望這家公司可以不斷創造奇蹟消化高估值吧!

其實新能源是個非常好的行業,上雪也相信這個行業在未來可以誕生出非常多的優秀甚至偉大的公司。

在精神上,我會鼎立支援國家發展新能源。

在資金上,我同樣也支援在新能源行業裡不斷突破自己,實現產品和服務升級的公司。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