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留給蒸汽機以及煤炭的存放位置,其餘的都安裝了板凳,完成之後一艘船的載客量能達到一百五十人,當然這是犧牲乘客的舒適性基礎上。
鄭軒還讓船匠開鑿了大量的船窗,保持空氣流通,防止疾病的大規模傳染。
幾日之後。
第一班輪船就出發了。
它的起始位置是位於福寧府,終點位置是位於漳州府,途中經過福州,泉州,幾乎是府級單位的運輸路線。
此時福州船塢,盔甲工坊,各處建築工地,集散中心。
也都跟了過來,派人到各處招工,他們順帶將工人的船票給包了。
頓時碼頭上到處赤農,有大有小,有強有弱。
這個年代的福建人都是多生都多育。
不僅是為了開枝散葉,傳宗接代,更是因為家族風俗因素,土地缺乏,導致村村容易械鬥。
所以村子巴不得多生男丁,這是為了人數上能夠壓到附近村莊,並爭奪大量資源,更是為了不給其他村莊吞併。
這也導致每個村子不斷生孩子,七八胎也都屬於正常範圍,十幾胎以上人們會拍手叫好。
最終形成惡性迴圈,大家都生如此多的孩子。
可是福建山地丘陵。
無論土地還是水源都是有限的。
特別是福州閩江以南,平原不斷減少,耕地面積逐漸匱乏,幾乎都是山地。
這也就造成械鬥更加嚴重。
並且人口的爆發性增長。
許多人出生就要面臨自己家土地不夠分,甚至出現地主兼併土地、
福建的生存環境日益嚴峻,大家都要為自己的謀出路,非常無奈且被動地出現“愛拼才會贏”精神。
他們只能下南洋,偷渡臺灣島。
為了自己將來尋找土地,以及活下去的資源和工作的機會。
若是這個時空沒有出現光復軍,沒有出現鄭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