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星域在UAC聯邦星空圖上沒有正式命名,位於距離地京約93光年的UAC佔領區遠端。把靠港補給的時間都算上,二代飛船需要航行整整半年才能抵達,而“暴風號”在中途不靠港一口氣飛過去的情況下,只需要一個月時間。
這樣一個連正式命名都沒有的星域,距離又是如此的遙遠,究竟有什麼價值,值得NO去開發,值得風宇去打擊。
根據摩根手下情報人員的調查,自SC0103年起,便有不少飛船往來於這個遙遠星域與地京之間。如果單單是這樣,Awaker的情報人員也不會如此重視這個遙遠的星域。關鍵是作為新美洲星系情報官,摩根發現戈林上將並未向國內報備這個星域的開發問題,在UAC聯邦星空圖上,這個星域仍然作為一個不具開發價值的K星域被放空在那裡。
這個現象引起了摩根的重視,便安排一艘RSWB的探礦船過去一探究竟。當這艘名義上是探礦船的偵查船花費了半年時間長途跋涉抵達這裡時,發現大量的礦業太空城已經在此建立,形成了從採礦到基礎加工的初級產業鏈。
然後隨著Awaker的進一步調查發現,這個星域的實際價值被戈林上將隱瞞了。
這個星域附近有一顆非常年輕的中子星,在不足一萬年之前還是一顆剛剛爆發的超新星。受到這顆超新星爆發時釋放出來的巨量輻射影響,該星系原本價值不高的普通金屬礦物在吸收了輻射能量之後,都變成了極具戰略價值的稀有同位素。
這些稀有同位素對於生產高強度合金有著無可取代的價值,風宇的超級機型“風暴”的超級合金裝甲板就是由稀有同位素冶煉而成的。
雖然距離超新星爆發時間已經過了將近一萬年,而且儘管稀有同位素都有較短的半衰期,但是相對於一個星域的儲量,目前這裡的稀有同位素依然很多,提煉起來難度也不高,開採和加工的成本相對於那些儲量普通的星域而言非常的低。
其實每一顆超新星的爆發都會造就出一批高價值星域,然而超新星爆發之後殘留下來的“遺體”不盡相同。
有一部分超新星爆發之後變成了黑洞,將不停地吞噬周邊的星域,這樣基本附近的星域有大量的稀有同位素,以人類現有的科技水平,也沒有能力去開發。
另一部分超新星的“遺體”變成了白矮星。這些變成白矮星的超新星年輕時候是主序星,體積較小,即便在超新星爆發之後,對周邊星域的影響也不大,無法形成大量的稀有同位素。
最後只有極少部分的超新星爆發之後會形成中子星。而中子星大部分是不會發光的,只有極少部分不斷向宇宙發射電磁脈衝的脈衝星才能被人類發現。
於是與這顆中子星相距不過一百多光年的地京都沒有發現其存在,直到SC0103年NO花大力氣開發新亞洲星系UAC佔領區遠端,以便將其作為大本營時,才發現了這個高價值星域。於是戈林上將決定向國內隱瞞其存在,而將這個星域交給發現它的NO去秘密開發。
“暴風號”這場新亞洲星系之行的“深入淺出”行動計劃,第一個要打擊的就是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