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亞洲號此次出現在地京造船廠是因為到了養護維修的時候,這樣一艘龐然大物如果不做好定期養護,上了戰場出點什麼故障,那UAC的損失可就大了。一旦母艦被擊沉,損失可不止一支一線艦隊。
可以想象,新亞洲號不可能滿載3萬乘員前來地京造船廠進行養護作業,那樣成本可就太高了。估計這會兒大部分乘員都已經獲准休假了,或是在某個軍事基地裡頭待著。
如此一來,本來可以搭載2000架機動戰士的新亞洲號裡,估計應該沒有多少戰鬥力量。風宇如果真想斬了這艘母艦,還真是得趁著新亞洲號在地京造船廠養護的時期出手,才是它最弱的時候。
風宇迫不及待地將這個想法與摩根船長分享,希望能夠得到對方的支援。
然而老人思考了片刻之後還是駁回了他的這個想法,“擊沉新亞洲號確實是對戈林上將最大的打擊,但問題是這麼做對UAC國內的刺激太大。要記住這並不是NO的財產,而是UAC的。你把它擊沉了,肯定會激起UAC軍方的怒火,到時候還不知道要出現什麼變數。”
“可是如果戈林上將已經變節,那麼這艘母艦就已經如同是NO的軍事力量,不趁此機會將其擊沉,等到NO開始動手的時候,連我都沒辦法制衡這艘巨無霸。”風宇努力想要說服老人。
只是摩根依然堅定地表示反對,“就以這次的行動目標論,擊沉新亞洲號之後,戈林上將一定會對整個佔領區實施戒嚴,我們後面的行動也就泡湯了。所以這是個捨本逐末的行為,我們要打擊的目標不是戈林上將,而是NO。”
無論是否反對NO,摩根船長終究是UAC人,從感情上他就無法接受新美洲級母艦這樣的UAC驕傲被人碾碎。要想說服他同意擊沉新亞洲號,可能性並不大,即便放到理事會去討論,包括他在內的幾名UAC籍理事估計都會反對。而站在維護Awaker內部團結的原則上,理事長愛德華肯定不會拿這種問題出來強制表決。
討論議題並進行表決的目的是為了尋求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平衡點,而不是去犧牲一部分人的利益。而強制表決就等於是一種多數人的暴力,以人數優勢來強迫少數人接受對自己不利的結果,最終的結果就是導致組織的分裂。
Awaker從來都禁止這種型別的表決,並且特地制定了一條強制性規章,當理事會里某個國家國籍的理事一致反對某件事時,這件事就不得進行表決。
風宇想要擊沉新亞洲號,至少得說服一名UAC籍理事,而他最熟悉的就是摩根船長。如果連摩根都無法說服,要想說服別人只會更難。
而以眼下的情形來看,雖然戈林上將與NO關係曖昧,但在摩根船長看來,這位軍方實權大佬只不過是兩邊下注,未必就會跟著NO一條路走到黑。站在國家利益的立場上,要在這件事上面說服他基本沒有什麼可能。
摩根船長對風宇是有救命之恩的,他更加不可能去傷害老人的感情,於是很自覺地放棄了這種想法,不繼續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不清。
按照最初定好的方針,“暴風號”此行將從距離地京最遠的UAC佔領區邊緣出手,由遠及近、深入淺出,在大部分民用艦船還在使用二代躍遷引擎的這個時候,風宇完全可以趕在訊息傳回地京之前一路掃蕩過來,儘可能多地打擊NO的目標。
必須承認,從打擊NO的角度,現在攻擊新亞洲號並不是最佳選擇,更不用說風宇也不敢保證自己就一定能擊沉這艘母艦,只是認為這個時候最有機會。
既然已經放棄了這個念頭,風宇乾脆不在DS星域久留,免得看著新亞洲號心裡癢癢。於是“暴風號”當天就離開了DS,並且簡單地在周邊轉了一圈,便迅速地向著距離地京最遠的星域飛去,那裡是此行的第一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