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機動戰士WS> 第十二章 52Ti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二章 52Ti (1 / 2)

中子星雖然不容易看見,但是其巨大的引力卻無法讓人忽視。通常來說,超新星爆發後會產生什麼樣的“遺體”是由其“生前”在主序帶的位置決定的。

質量巨大的主序星,如O型和B型恆星,其老去之後的超巨星爆發就會變成黑洞。而體型相對較小的A型和F型恆星則變成中子星,更小一些的G、K、M型恆星的“遺體”是白矮星。

所以中子星的引力介於黑洞與白矮星之間,對於周邊星域會形成一定的影響。

“暴風號”在躍遷飛行的最後一段航程就明顯感覺到了這顆中子星的影響。這艘驅逐艦退出躍遷飛行的時候,躍出位置偏離了系統計算的空域約100個天文單位,就是中子星搞的鬼。

想來當初NO也是透過這一點發現這一區域的秘密,並將目光放在了旁邊這個本沒有什麼開發價值的K型星域上。

在這個宇宙中,O型和B型恆星的數量加起來僅佔恆星總數的0.03%,所以黑洞數量非常稀少。而A型和F型加一起的數量約有2.6%,略多於前者。再往下,盛產宜居行星的G型恆星域數量只有3%,裡頭還未必都能誕生生命,所以生命真的來之不易。而在所有的主序星裡頭,個頭最小的M型恆星佔據了恆星重量的82%,可以說是遍地都是。

而且我們的宇宙還比較年輕,迄今為止不過140億年,大部分的恆星還沒走到歲月的盡頭,所以已發現的中子星數量還不足2000個,而且幾乎都是脈衝星,像距離地京100多光年這顆無法發射電磁脈衝的中子星幾乎很難被人找到。

而在銀河系,距離地球最近的一顆脈衝星是遠在800光年之外的Geminga,只能由自動駕駛的無人飛船前往探索,目前還未進行開發。所以不算被戈林上將隱瞞起來的這顆中子星,在五大星系四大國的星空圖上,已經發現的中子星只有2顆,分別在新美洲星系和新非洲星系。

其中新美洲星系所擁有的那顆中子星歲數比較大了,其周邊星域的稀有同位素也都衰變得差不多了,根本不具備開發價值。只有新非洲星系這顆好一點,但還是無法與新亞洲這顆相比,而且還是由UAC、地球聯邦和新歐盟三國共同擁有共同開發的。

然後在每一顆中子星附近,M型星域的數量必然是遠遠多於K型星域的。按照原本的自然規律,M型星域盛產門捷列夫元素週期表位置靠後的重元素,而K型星域則出產位置靠前的普通金屬,自然是M型星域更具開發價值。

但是重元素的稀有同位素半衰期普遍都很短,短得熬不過這一萬年便衰減到一個含量非常貧瘠的程度,基本上不值得專門去採集。所以中子星旁邊的M型星域和一般位置的M型星域在經濟價值上並沒有什麼區別。

反而是原本不值錢的K型星域,因為普通金屬的稀有同位素半衰期較長,能夠長期保有較大儲量,反而成了一個下金蛋的母雞,極具戰略價值。

NO發現了這個鹹魚翻身的K型星域,自然會私下裡和戈林上將一起合謀佔有它,而不會將其交歸UAC國有。

關於這個知識,懂的人並不多,至少風宇原先是不懂的。是這趟前來新亞洲星系執行“深入淺出”作戰之前,剛剛搬到新非洲Awaker總部來建設機動戰士工廠的M博士臨時耳提面命地告訴他的。

M博士為何告訴風宇這個,自然是看中了這個星域才會出產的一種極其稀有的同位素——52Ti。

鈦被稱為太空時代的金屬,具備質量輕強度大的優點,被廣泛運用於艦船、機動戰士的製造,其各種不同配比的鈦合金可以用於製作戰艦骨架以及裝甲板,用量很大。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