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風號”過了DM02星域之後,其周邊10光年之內與之毗鄰的幾個M型星域便是UAC佔領區的重要工業中心,包括地京造船廠、地京軍工集團在內的幾家大型企業佔據著這些星域,為UAC新亞洲星系方面軍就近提供後勤保障。
因為已經進入了佔領區的大後方,這裡的航空管制措施不像前方那麼嚴厲,不會限制民用飛船進入,也沒有嚴格的登記制度。反正這裡都有地方守備艦隊駐守,只要不相關的飛船不隨便靠近那些要害設施,就不會有人理會。
“暴風號”首先來到了MI星域,這裡是地京軍工集團的地盤。地京軍工集團並非一個大型財團,而是由若干財團共同持股的聯合企業,經營範圍涵蓋了除造船業之外,大到要塞炮、機動戰士,小到粒子束步槍和合金軍刀的所有軍工產品。
據Awaker掌握的情報顯示,地京軍工集團的機動戰士工廠甚至有夏氏精工的股份,可見這個集團和NO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在摩根船長的建議裡,地京軍工集團是“暴風號”重點打擊目標之一,但動手的時機卻不是現在。這裡距離地京太近了,一旦“暴風號”發動襲擊,幾天之內訊息就會傳回地京,引起戈林上將和NO的重視,不利於今後的行動。
摩根現在帶“暴風號”來MI星域,主要的目的依然是踩點,為後面的行動做準備。這裡有一支地方守備艦隊駐守,因為是地京的大後方,NO也不認為風宇會囂張到深入敵後來搞破壞,所以也就沒有王牌機師駐紮。
儘管戈林上將麾下的二線艦隊有很強的戰鬥力,但沒有王牌機師對於風宇而言就沒有任何威脅了,一架“風暴”足以踏平MI。
MI的開發程度非常高,所有能夠建設太空城的拉格朗日點都已經用完。當然僅限於L4和L5,商人們可不會像戈林上將那樣不計代價地在L2這種地方建太空城。
在MI的所有太空城裡,真正具有攻擊價值的目標依然是機動戰士工廠,其他工廠雖然也是軍工企業,但是其產品技術含量偏低,就算被破壞了要重建也非常容易,並不值得風宇這樣一位超級王牌花時間去打擊。
也正因為如此,MI星域的地方守備艦隊基地就在機動戰士工廠旁邊,彼此的距離還不到10萬公里,基本上算是貼身保護了。如果未來風宇想要攻擊機動戰士工廠,就得先過艦隊這一關。
當然,沒有王牌機師的二線艦隊不足為慮,只是對方可以依託基地半要塞作戰,對風宇來說稍微有點兒麻煩,需要耗費比較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慢慢蠶食對方的兵力和士氣。如果這支艦隊的指揮官足夠優秀,能夠厚著臉皮擺鐵桶陣死守,完全可以將風宇拖個幾天時間,爭取等待地京派出救援。
風宇不怕對攻,就怕那種無懈可擊的死守。畢竟一架機動戰士的攻擊力是有限的,意識流王牌機師的優秀之處在於扯動對方陣型以及打擊敵軍要害,並沒有那種一口氣滅一支艦隊的地圖炮。對手一旦擺出讓人無法靠近的密集防禦陣型,就算風宇的座駕“風暴”效能再怎麼優異,也無法在不靠近對方的情況下發揮威力。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在MI星域踩完點之後,“暴風號”繼續向著下一個星域飛去。
第二個星域叫DS星域,被地京造船廠獨佔了。事實上MI和DS兩個星域都是英文縮寫,分別是MilitaryIndustry軍工集團和DijingShipyard地京造船廠。也就是說,從星域命名時就已經決定了其用途。
就如同軍工集團有夏氏精工的股份一樣,地京造船廠也有來自地球聯邦的銀河造船廠和魯坦財團的股份,都帶有NO的血統,說明戈林上將和NO的牽扯有多深。
地京造船廠雖然規模比不上銀河造船廠,但是為了滿足UAC新亞洲星系方面軍就地補給的需要,其產業鏈卻更加完整,連引擎和R粒子發生器這些核心配套都是自己製造的。也正因為如此,才會有魯坦財團的股份在裡頭。
當然,這些股份都不是NO核心成員以真實身份入股的,否則作為敵對國家,新亞洲共和國的夏氏精工入股UAC聯邦的地京軍工集團未免也太猖狂太諷刺。就像Awaker乾的那樣,那些個大財團大組織誰不懂註冊幾個殼公司來搞一些小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