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有公雞帶五隻小雞的圖樣,寓意“五子登科”或“教五子”。
鴛鴦,一直被人們看作是對感情和婚姻忠貞的象徵;蓮花、蓮子,寓意“連生貴子”。兩種圖樣常放在一起,寓意夫妻恩愛,早得貴子。
白鷺,諧音“路”。蓮花,諧音“連”。舊時科舉考試,連續考中謂之“連科”。“一路連科”,寓意應試求連、捷,仕途順遂。
此外,也有“蘆葦”與“蓮”圖樣的搭配。除因諧音外,還因蘆葦生長,常為棵棵連成一片,取“連科”之意。
喜鵲、蘆葦、蓮花搭配,寓意“喜得連科”。
一品,為古代朝廷之大官。青蓮,諧音“清廉”,又有“出淤泥而不染”之意象。故民間多用一莖蓮花象徵“一品清廉”,希望從政者廉潔清正。
民間多以“喜鵲”喻喜慶之事;“梅”,則諧音“眉”。喜鵲登梅,寓意“喜上眉梢”,描述人逢喜事,神情洋溢的樣子。
喜鵲、紅梅、爆竹配合,則為“早春報喜”、“喜報春光”,寓意著春天的到來,喜事的降臨。
松,百木之長,長青不朽,是長壽和有志有節的象徵。
鶴,為長壽之鳥,傳說晉時,遼東的丁令威,學道後化成鶴仙。
故有“松齡鶴壽”、“松鶴長春”、“松鶴延年”的吉祥寓意。
爵祿封侯,意即受封侯爵,並得到更高的俸祿。紋樣常取諧音,以鵲、鹿、蜂、猴組成,以示寓意。
“鹿”取“陸”之音;“鶴”取“合”之音;六合,指天地四方(天地和東南西北),亦泛指天下。
花卉、松樹、椿樹等圖樣,寓意“春”。
鶴鹿同春,即是“六合同春”,寓意天下皆春,萬物欣欣向榮。
麒麟,祥瑞獸,只在太平盛世出現。麒麟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吉祥仁獸,麒為雄,麟為雌;外形則是鹿身、牛尾、馬蹄、頭上有一角而且有肉,設武備而不用,因而被稱為“仁寵”。
古人認為,麒麟出沒處,必有祥瑞。有時用來比喻才能傑出、德才兼備的人。
“麒麟送子”的紋樣多見於民間,而少見於宮廷用品。
圖樣為童子手持蓮花、如意,騎在麒麟上。意指聖明之世,麒麟送來的童子,長大後乃經世良材、輔國賢臣。
中國民間普遍認為,求拜麒麟可以生育得子,常有“麒麟兒”“麟兒”之美稱。相傳孔子將生之夕,有麒麟吐玉書於其家,上寫“水精之子孫,衰周而素王”,意謂他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其位。此說為“麒麟送子”之本,見載於晉王嘉《拾遺記》。
“狀元及第”象徵功名和高官厚祿,紋樣為一戴冠童子手持如意,騎於龍上。
冠,與“官”同音。童子戴冠,長輩期望孩子長大有出息,科舉成功,高中狀元。騎龍,如同鯉魚跳龍門,出人頭地。
也有紋飾以三個孩童組成,中間大孩高舉冠盔,表示得中狀元,旁二孩手持如意、喜報以示慶賀。
玉堂富貴,圖樣為玉蘭、海棠、牡丹,取前兩種花之諧音,取牡丹“富貴”之寓意,有職位高升、富裕顯貴之意。
漢代皇宮有“玉堂院”,後世以“玉堂”指翰林院。“歷金門,上玉堂有日矣”,是指為高升指日可待。
“三陽開泰”出自《易經》。
三陽,取“三羊”之諧音,表示陽氣逐步超越陰氣,冬去春來,萬物復甦。
“開泰”則表示吉祥亨通,有好運即將降臨之意。
圖樣以碧桃花、鳳雛等組成。
杜甫詩云:“五夜漏聲催曉箭,九重春色醉仙桃”,此圖樣寓意春光無限好,長留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