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科幻靈異>大時代的夢> 第九十章 琉璃(2)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章 琉璃(2) (2 / 4)

對比佛教的其它六寶,琉璃應該是一種天然寶石,且極有可能是碧璽。

《慧琳音義》卷一:”須彌山南面是此寶也。其寶青色,瑩徹有光,凡物近之皆同一色,帝釋髻珠雲是此寶,天生神物,非是人間煉石造作,焰火所成琉璃也。“很多佛教中對須彌山的描述是周圍有鹹海環繞,海上有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所以根據地理位置來看,琉璃的產地周圍應該在海上有火山。而佛教產生於公元前6世紀的古印度,距離波斯很近,碧璽的一大產地正好於此,它們都位於印度半島,印度半島周圍的海上也確實又火山。且碧璽的原石的確也是像描述中的”其寶青色,瑩徹有光“,要”近“才有”皆同一色“。為什麼後來沒有把碧璽和琉璃統一叫法很可能是發現了碧璽這種天然寶石和中國古法琉璃雖然顏色外貌上一樣,而物理性質完全不同,而更正叫法後也會降低這種寶石的尊貴,才從清代過後才有碧璽的叫法,且同樣是用於頭飾珠串較多,與”帝釋鬢珠”用法都一樣。其它的寶石雖然也色彩多樣,但顯少有這種用法。

琉璃是中國古代對玻璃的稱呼,是狹隘的玻璃說法,現琉璃一般是指加入各種氧化物燒製而成的有色玻璃作品,現今無論是光學玻璃、平板玻璃、水晶玻璃、或是硼砂玻璃等材質所創作之作品,皆通稱為玻璃藝術品,由此可見琉璃只是玻璃的一個種類,其範疇遠較玻璃要小。

琉璃的材質是人造水晶玻璃。其特質是對光的折射率高,所以能呈現出晶瑩剔透的效果,在光線的配合下,更能將其藝術特質充分表達。作為琉璃不但是一件藝術品更是一件宗教物品,而透過鑄造工藝製作的作品表現力強,層次豐富,精緻細膩,尤其是色彩的流動變幻莫測,或熱情、或含蓄,件件不同。

賞光影效果,特別是不同角度厚薄及色彩的光的折射,能呈現出立體的視覺效果。

欣賞色彩的自然流動,感受琉璃“呼吸”中透出的純淨之美。

琉璃的透流徹度,不宜太純太亮,需有一定層次與光潔度的差異,否則會喪失其具有動感的生命力之美。

感受整體造型及色澤、美感與創造意念的結合所帶來的意境之美。

從工藝角度欣賞琉璃中所蘊含的民族文化(非民俗)與結構特徵。

古法工藝決定了世間沒有兩件完全一樣的琉璃,所謂“天工自成”說的就是琉璃產品的單一性,仔細品味不同琉璃的色彩流動,會發現不同的意境。

中國古代製造玻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只不過那時人們叫它琉璃。直到西方國家的玻璃傳入中國以後,才有了玻璃的叫法。西方的玻璃是由鈉鈣元素組成的,而中國的琉璃所含的元素是鉛和鋇。到了漢代,琉璃的製作水平已相當成熟。但是冶煉技術卻掌握在皇室貴族們的手中,一直秘不外傳。由於民間很難得到,所以當時人們把琉璃甚至看成比玉器還要珍貴。

琉璃在中國的發展歷史如此悠久,但為什麼知道它的人甚少?

知道琉璃的人其實很多,尤其在古代,琉璃作為一種特殊的材質,和杏黃色、龍紋一樣,同屬王族專用。最早只有真正的王族才能使用琉璃製品,琉璃的製造工藝也為王室工匠所掌控。

由於琉璃的發現者,也就是范蠡的原因在先民眼中,人們認為琉璃和水晶一樣,具有記憶與傳承功能,更重要的是,琉璃可以保佑擁有者“居家則致千金、居官則至卿相”。

大約在元代,隨著漢文化的人為斷層出現,漢王室的許多技藝也失傳了,琉璃就在其中,所以到了明清,琉璃就只有在神話傳說中才有了,您一定看過《西遊記》,沙僧原本是天宮的捲簾大將,不就是因為失手打碎了一隻琉璃盞而被貶下來的嗎。用周星馳的話講,打碎一隻酒杯就被貶下來,做神仙做成這樣也夠背的了。不過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琉璃的珍貴了。

鑑賞琉璃的關鍵:1.琉璃與水晶,玻璃截然不同

琉璃與水晶(西方水晶玻璃)有什麼不同。

A、在史書上有明確的區分

金剛經上就有類似的記載。在中國所有的佛經中,佛家七寶的前五類是公認的,即金、銀、琉璃、硨磲*一種軟體動物*瑪瑙,後兩類有說是水晶的,有說是琥珀、玻璃的,不一而足,這說明琉璃是公認的佛家寶物;琉璃與水晶及玻璃截然不同。

B、化學成分不同

天然水晶、琉璃、玻璃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矽

當代國家級的專著《中國古琉璃研究》記載:古埃及“費昂斯”(也就是西方水晶玻璃的始祖)二氧化矽的比例92%(不通透)99%,中國周朝時的琉璃,二氧化矽的比例僅僅是略大於90%(通透)。這9%的區別就是琉璃與水晶最大的不同。

C、成份詳解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