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科幻靈異>大時代的夢> 第八十五章 蒙古鑲嵌(1)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五章 蒙古鑲嵌(1) (1 / 2)

 “蒙鑲工藝,就是根據設計圖,用鏨刻、焊接或者掐絲的形式把零部件進行組裝,組成一個整體後形成的一個完整工藝品,再透過鎏金、打磨、拋光等形式把它表現得更完美的一個過程。”

“眾合泰”工作坊蒙鑲藝人李忠強如此介紹蒙鑲。

李忠強與劉鐵軍、屈志強一起創辦了“眾合泰”工作坊,專做蒙鑲工藝藝術品。

蒙古族有使用金銀器的傳統,馬鞍、蒙古刀、蒙古族服飾上都少不了金銀。特別是銀器,蒙古族認為銀器是潔白、神聖的。而且因為銀能排毒,所以說銀在蒙古族心中地位是很高的。他們在使用銀器的過程中,誕生了一些相應的金屬加工工藝。

飲酒器皿是最能體現元代銀器成就的。那個時代就有分酒器了,銀製的大分酒器,你想喝什麼都可以從裡面接,比如其中一個口可以接葡萄酒,另一個可以接其他酒。

蒙鑲工藝融合了各個少數民族的優點,蒙、漢、苗、藏,還包括波斯的一些特點。這是因為元代時地域廣闊,對文化發展限制少,文化多元化使得工藝能夠融合很多地域的特點,也進行了很多創新,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獨有風格。

透過元代文化大融合的激發後,蒙古族鑲嵌逐步形成了成熟的工藝。它和其他流派的差異主要體現在紋飾和藝術表現形式上:蒙鑲製作的物件圖案比較飽滿,就是整個物件上都是紋飾,基本沒有露白的地方,而且紋飾有很多層次(它在製作時用了浮雕、鏨刻、平勾、透雕等形式),比較華麗。鑲嵌寶石要用包鑲工藝,就是用銀邊把寶石包裹住,讓它固定在銀器上。

我們為什麼起名字叫“眾合泰”,因為三個人合在一起穩如泰山,缺了誰也不行,在一起才是最堅固的。希望我們的這種堅強的東西能世世代代地傳下去,做成一個老字號。

傳統手工藝可以分兩種,一種是生活物質的東西,一種是文化精神的需求,生活物質方面很容易被現代化技藝科技所超越,但是藝術品和精神相關,這些是物質所代替不了的,精神上的東西機器也給不了。這兩個層次是不一樣的,你要追求一些精神世界的東西,而這個東西只能越來越貴。

蒙古族婦女頭飾是高度藝術化的貴重材料組合。需要複雜的工藝製作技巧,不僅有繁雜的雕刻技術,也需要寶石鑲嵌和金、銀、銅絲縷的編嵌技巧。藝人透過對金屬的捶敲、鏨刻、花鎦編織、鑲嵌寶石等形成成一套綜合處理工藝手法,俗稱蒙鑲藝術。

清朝時北京等地蒙鑲藝術很盛行,工匠與前店後坊的鋪子很多,王公貴族來往於北京,這種技藝的傳播是很多的,經考古學研究,東胡、匈奴時已經有了完整的頭飾和寶石鑲嵌技藝,經過長期的發展過程,蒙鑲藝術不斷地得到豐富和發展,這一古老的藝術之花日益豔麗多彩。

北方民族用自然物裝飾自己的習俗形成很早,新石器時代的紅山文化中發現了頸飾項鍊。2000多年以前的東胡、匈奴墓葬中都出土過頭飾,匈奴的頭飾復原後竟然與現在的鄂爾多斯頭飾極為相。

蒙古族首飾非常豐富,有髮飾、頸飾、耳飾、手、面飾、冠飾、飾和佩飾等。蒙古族婦女用簪,多是直接插於髮髻。不少簪頭上雕刻獸頭、鳥頭,花卉、雲紋裝飾,造型別致。有的簪頭上還鑲嵌綠松石等。

從出土文物看,元朝貴族的簪大量用銀等貴重材科,蒙古族民間也很多金銀簪,簪頭上也雕刻花紋,花卉多為梅花形、蓮花形,以細巧為特色。

蒙鑲工藝是在中國傳統金屬工藝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特殊工藝。它以金、銀、銅、鐵、錫、玉石、象牙、竹、骨、木、角等原料,吸收蒙、藏、苗,滿等少數民族金屬工藝品的造型設計及裝飾風格,以精湛的技藝製作的富有傳統特色的工藝品、習慣上稱為蒙式鑲嵌,簡稱蒙鑲。傳統的蒙鑲工藝應用於珠寶首飾、金銀器皿以及金屬工藝品的加工工藝,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其工藝是以金屬鏨雕(也稱鏨花、鏨刻),和金屬焊工為主要工藝,它是根據圖案的設計要求,利用鏨刀、鏨板將金屬材料打製成浮雕、圓雕、透雕成品,同時透過焊接的工藝將零部件組成一個整體,並加以鑲嵌,鑲嵌的寶石主要有綠松石、瑪瑙、珊瑚和孔雀石等,而鑲嵌的工藝主要以包鑲為主。

這樣鑲嵌的寶石不易損壞和失落,非常適合日常生活使用。蒙鑲的製作工藝非常精細。先用錘子等工具加工成形狀多樣的器物,再用數十個鏨子鏨出多種凹凸不平的花紋,然後鑲嵌上多種珠寶玉石,高貴典雅,光彩奪目。

蒙鑲製造工藝在金屬工藝品中被廣泛應用,宗教藝術的發展,金屬加工工藝的住逐漸完善以及波斯金屬製造工藝與內地金屬打製工藝的成熟,都為蒙鑲工藝的完成奠定了基礎。

同時宗教所需要的各種器具和民間需要的日常金屬用品,以及草原民族的習俗,花紋區域性鏨刻,線點裝飾,製品立體感強,鏨刻手法粗獷、有力、質樸、促使蒙鑲產品形成了渾厚古樸、大方、簡潔的風格。

蒙鑲工藝主要集中在西北、東北、以及華北地區,在西南也有少量分佈,而目前保留比較完整的主要集中在內蒙古、新疆、西藏、甘肅一帶,其當地的民族用金、銀、銅、錫、玉石、象牙、骨、角等原料用精湛的技藝製造有傳統特色的工藝品,其工藝的部份技巧也滲透到其它金屬加工工藝之中。

蒙鑲工藝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根據要求設計出產品的造型。

鑄模和庫活:根據工藝要求製作產品的胎體,先用庫模的方式,將錫塊鑄在陰陽模具上,然後將金屬加工片加在陰陽模具之間,用大錘敲打出凹凸狀的近似體,把金屬片庫壓成主要形體,再按照設計的要求焊接成形。

鏨刻:用送香、植物油、高嶺土(俗稱白土子),按一定比例熬成溶膠,罐入金屬形體,再貼上金屬片,等溶膠冷凝後,再在金屬表面進行細緻鏨刻。根據不同的用途,使用不同形狀的鏨刀。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