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科幻靈異>大時代的夢> 第六十二章 手工打鐵(1)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二章 手工打鐵(1) (2 / 3)

4年前,田歡還是一名剛從大學畢業的北漂。日日喧囂單調的生活,讓他始終找不到歸屬感。

直到有一天,田歡無意中看到日本手作大師製作的一組鐵器,古樸精良,售價高達數千元。震驚之下,兒時的記憶被喚醒了。

田歡祖輩是利川有名的鐵匠,曾祖父、祖父鏗鏘的打鐵聲,風箱拉起的熊熊火苗,伴隨了他整個童年。後來,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手工鐵匠活兒逐漸落寞,家裡的爐火熄了。只有少數村子裡,還偶爾傳來零星的叮噹聲。

“日本鐵鍋受歡迎,就在於手工做得漂亮,我就想,如果把我們土家打鐵的手藝學會,也能造出‘中國好鐵鍋’來!”2014年冬天,重拾祖傳打鐵手藝的創業夢想,在田歡心中升騰。

田歡回到老家,騎著一輛破舊的二手摩托車,田歡半年時間走遍利川所有村莊。最後車散了架,他尋訪到十幾位民間老鐵匠。

田歡說要學打鐵,師傅們都不信,老鐵匠唐運國更是頭搖得像撥浪鼓。

其實,田歡心明如鏡。他學的是打鐵技術,最終要做的,是把土家打鐵技藝融入到現代工藝設計產品當中,讓古老的土家文化煥發新活力。

風雨無阻地每天“報到”,讓師傅們看到了田歡的真心,終於有一天,他敲響了人生第一錘。

信任,只是開端。老鐵匠們過去打的多是農具,而田歡想要的花器、鐵鍋、茶器,都特別講究傳統工藝與現代美學理念相結合,這需要更長時間打磨。

為打一口時尚美觀的好鍋,田歡和師傅們摸索了3年,拜訪了好多家制鍋廠商,做了成百上千次實驗。田歡對產品的要求十分嚴格,甚至可以說嚴苛。

比如鐵鍋,開口1.5CM的誤差,肉眼難辨,他卻也要全部敲碎重做。“鐵娃公社”擺放的那些成品鐵鍋,都經歷了選鐵、取樣、開板、燒火、捶打、成型、淬火等十幾道工序,最多的捶打了2萬餘次。

如今,利川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鐵藝製作技藝”的牌子,掛在了田歡“鐵娃公社”牆上。

鍋打出來了,往哪兒賣呢?

起初,田歡揹著鐵鍋一家家店鋪推銷,處處碰壁。

“世上三行苦,撐船打鐵磨豆腐。”鐵娃背的鍋越來越沉。

有一天,坐在山谷小溪邊歇腳,他看到那清澈的溪水像一面鏡子,照出鐵鍋與青褐色的石頭,還有水底那沉積的小石粒和發黑的樹葉,竟渾然一體。

靜水流深,原來鍋是有靈性的啊!

此後,山谷、溪流、樹林、漁船,都是天然道具。他拍下一張張充滿質感和時尚氣息的鐵器鐵藝圖片,發到微博上,添進100多個微信群裡,每天更新。全國各地展會,田歡更是精心布展。

慢慢地,第一張訂單來了,第二張訂單也來了,一傳十、十傳百,口碑出來了,訂單像雪花片,越來越多。

現在,田歡每個月鐵鍋銷量都有七八百口,茶具、花器、各種鐵器小擺件也賣得不錯。這些產品不僅進入大都市,還有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的訂單。

田歡今年的訂單已破萬口,價格從多元不等,是普通鐵鍋價格的10倍。他認為,手工打造的鐵鍋是有溫度的,不僅炒菜味道獨特,同時也極具收藏價值。

4年辛苦,鐵匠師傅們有了回報。當初創業,田歡欠下師傅們幾十萬元工資。而今,大田村鐵匠李興奎一年收入,就是往年的3倍,南坪村牟來江師傅則把在外打工的兩個侄兒喊回來,加入鐵娃公社。

去年12月,田歡被表彰為“大美利川好青年”。不久前,他又在中國武漢短影片影像節上當選“年度十大人物”。

復興鐵匠鋪,僅僅是田歡的開始。家鄉那些純天然的食材、精緻漂亮的竹器木器,不應該被埋沒在山溝裡,他要把土家老祖宗的手藝都留下來、傳出去。

打鐵又怎樣?打了36年的鐵,一年賣出8萬把,還入選了非遺名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