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景泰藍的製作,在傳承古典工藝的同時,又隨著科技的發展而有所進步。著名作家葉聖陶曾經專門著文,仔細描寫其製作過程。
景泰藍以富於延展性的紫銅製胎,把紫銅片放在鐵砧上盡打、焊接,最終制成需要的胎皿形狀。製作工人根據設計畫樣,用扁銅絲蘸極稠的白芨漿貼在銅胎表面,如同畫筆般繪出山水、花鳥、人物等種種圖畫。
由於白芨漿不耐火燒,所以銅絲還需要焊接,將銅絲牢牢地焊接在銅胎上,方完成掐絲。掐好絲的胎體,經燒焊、酸洗、平活、正絲後,便進入點藍、燒藍工序。早期的掐絲琺琅器多為藍色,故名為景泰藍,現代則發展為多種顏色。
點藍工人將由硼砂、硝石和鹼混合而成的色釉填到銅絲界成的空隙處,經過800度高溫火燒,待冷卻後再填一次色釉,反覆三至四次,直到色釉與掐絲相平。
分別用粗砂石、黃石、木炭將凹凸不平的藍釉磨平,使成品表面光潤、晶瑩燦爛,再在金屬部位鍍上黃金,經水洗衝淨乾燥處理後,一件斑斕奪目的景泰藍便脫穎而出。
經過600年的發展,泰和坊景泰藍已成為中華國粹,並已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瀕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創作人員日漸流失,作品日顯珍貴。
富貴奢華的皇室氣質、獨具魅力的製作工藝以及充滿潛力的收藏價值,使得景泰藍的價格一路攀升,成為上層名流及收藏行家競相追逐的佳品傑作。
北京景泰藍手鐲的收藏級老貨和北京正規廠出廠的新貨的區別:
1老貨是純手工製作;新貨是半手工製作,胎體均為機器批次生產。
2老貨的銅胎為紫(紅銅;新貨的銅質量不是太好,比較軟。
3老貨為正宗琺琅粉燒製顏色總體來說比較暗;新貨的釉料中多新增別的染料等顏色較豔麗
4老貨泰藍中砂眼較多;新貨砂眼較少甚至無砂眼
5老貨有種說不出來的韻味;新貨一般做的有型無神但年青人喜歡
6老貨鍍金為真金;新貨鍍金為合金(北京的新貨為鍍合金;河北的貨為鍍鏞
7老貨無磨具一般量較少;新貨一般開模批次生產
8老貨多多少少都會有些磨損;新貨幾乎沒有磨損
總的來說:老貨是嚴格按照景泰藍的工序純手工生產正真的體現了古人傳統的手工藝和智慧,適合收藏和懂得欣賞景泰藍的人;但對於追求美觀喜歡色彩豔麗或送年青的朋友,店主建議可以考慮這種新貨,新貨充分的利用了科學技術,使其外觀上大大得到改善因此砂眼和燒製的痕跡幾乎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