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科幻靈異>大時代的夢> 第五十九章 景泰藍(2)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九章 景泰藍(2) (2 / 2)

這些嵌琺琅傢俱依據嵌琺琅的工藝手法的不同,大體上可以分為掐絲琺琅傢俱、嵌畫琺琅傢俱、嵌鏨胎琺琅傢俱等幾大類。這件琺琅番蓮紋冰箱就是一件精美的掐絲琺琅傢俱。

這件冰箱為乾隆年間製品,高41.8厘米,口邊長72.592.5厘米,底邊長6464厘米,冰箱為長方體,雙開活蓋,一蓋上有兩個銅錢紋開光,用於將箱蓋提起,同時兼有透氣之功。蓋四壁邊包銅,一側邊沿鐫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楷書款。兩側安有雙魚吞環提手。

箱內壁採用鑲銀裡的做法。蓋及四壁均施天藍色琺琅釉為地,掐絲填釉各色纏枝番蓮紋,箱底飾掐絲琺琅冰梅紋。

冰箱下承紅木底座,底座四角的拱肩處鑲嵌琺琅獸面紋,鼓腿彭牙,足端雕出向外翻卷的獅爪紋。足下踩託泥。

此冰箱琺琅釉色豐富明快,做工較為精細,為夏季盛冰降溫之用,亦可將需冷卻的食品置於箱內,起“冰鎮”效果。

這個時期所採用的物質材料分上、中、下三等,上等者金胎金絲,中等者銀胎銀絲,下等者銅胎銅絲“(《北平琺琅工業近況》1928年)。花紋的內容也比明代更為廣泛。

花鳥蟲草圖案更加生動多姿,龍鳳圖案越顯剛柔相濟,大明蓮也演變成精美細秀的勾子蓮,並出現了利用歷代文人名畫掐制的作品。這時已開始使用手搖壓絲機,使絲工技藝達到了空前的勻稱精美。

釉料不僅出現了粉紅、銀黃和黑等顏色,而且粉碎技術也有了很大提高。釉料研磨的加細,對點潤技術的提高和作品的表現力起了很大作用,產品的砂眼也大大減少。景泰藍與漆器、木器等其他工藝的結合,也是始於乾隆年間。初期,景泰藍基本上保持了乾隆時期的風貌,但已開始衰落,一直到道光時期(年),遺存的作品數量很少。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後,具有鮮明民族風格的銅胎掐絲琺琅製品曾一度受到西方人的喜愛,琺琅工藝有了稍許的恢復和發展。咸豐年間,有德興成、全興成、天瑞堂等數家,精心研究琺琅一業,始又漸盛“(《北平琺琅工業近況》,《經濟半月刊》1928年7月)。

光緒二十六年(1900),八國聯軍攻進北京,海禁大開,景泰藍向國外出口。在這種對外貿易經濟的刺激下,除了官營琺琅作坊外,民間也紛紛開商號和店堂,諸如老天利,寶華生、靜遠堂、志遠堂等。1904年,老天利生產的“寶鼎爐“在美國芝加哥世界博覽會上獲得一等獎(後又在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再次榮獲一等獎),在國際上聲譽大振,各國紛紛前往爭購,出現一派繁榮景象。

內銷方面,在咸豐中葉之後的一段時間,景泰藍只有北京一地可以買到。由於當時交通不便,又多是外埠商人來京購買,所以銷量很少。清朝晚期,琺琅(景泰藍)製品雖一度呈現出較為繁榮之景象,但這種形勢只是曇花一現,很快又進入了不景氣的困境之中。

尊為銅胎鍍金。鳧作卷尾立式,鳧身以綠色琺琅釉為地,掐飾羽毛紋,銅鍍金雙爪,錘鏨卷尾,鳧背開一圓槽,裝連橢圓形尊。尊以淺藍色琺琅釉為地,飾勾蓮紋,兩側中部有太極圖。

清乾隆時掐絲琺琅的生產基地除清宮內務府造辦處琺琅作外,尚有廣州、揚州等重要產地,這兩地燒製的掐絲琺琅器,一方面受宮廷工藝的影響,按照皇家樣款,燒製內廷所需物件;另一方面由於地域差異,又帶有明顯的地方特色。

乾隆時期,揚州曾燒製了天球瓶、桌燈、尊等諸多品種琺琅器貢進內廷。揚州的掐絲琺琅器造型別具一格,琺琅釉色偏冷,喜用綠、藍色,色彩對比強烈。掐絲線條纖細,技法嫻熟,器物造型、色彩以及掐絲技法與內廷風格迥異。

清代初期的景泰藍缺乏獨創性,無論造型、色彩和裝飾大都沿襲了明代的風格。清代中後期,由於宮廷皇室的奢華,對景泰藍的影響很大,這時期的作品造型豐富,除器皿造型外還有立體的建築物、屏風、桌椅、動物造型和實用物等。

可以說清代中期開始,景泰藍在表現內容上,走上了一個新的紀元。其裝飾題材廣泛,像勾子蓮、龍鳳、吉祥花鳥等圖案,色彩也較明代豐富起來。清代對景泰藍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由於景泰藍在清中期以前大都為宮廷所供奉,所以就它的造型、裝飾、色彩及做工而言,總體感覺過於繁瑣、過於奢華。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