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科幻靈異>大時代的夢> 第四十八章 古琴(3)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八章 古琴(3) (2 / 2)

先不說古琴與中國的儒釋道都關係匪淺:儒家“琴者,禁也”,琴用來修身養性,塑造品格;道家“琴者,心也”,心的律動跟音樂產生關係,“心同吟同,則自然亦同”;佛家“攻琴如參禪”,佛祖聽海潮聲而頓悟,聲音之道可與禪通。

古琴的絲絃有效弦長和琴絃所能承受的張力,正是432赫茲,這是與宇宙最協調的頻率,而古琴的五音也暗合五行。從這方面說,“以小見大,這些聲音動盪你的血脈,流通你的精神,令你的思想發生變化,才產生哲學層面的思考,也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仁義禮智信’”。

正如司馬遷在《史記》中說:“故音樂者,所以動盪血脈,通**神而和正心也;故宮音動脾而和正聖,商音動肺而和正義,角音動肝而和正仁,徵音動心而和正禮,羽音動腎而和正智。此謂五音相合入耳,而感動於心肝脾肺腎,而得仁義禮智信之正,得其正則疹癘之氣不入而壽矣。”

說的正是五音“角徵宮商羽”對應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又對應到我們的身體“肝心脾肺腎”。所謂正音以正心,在王鵬看來,這也正是古琴的作用之所在。

而製作一張琴比較合理的時間,是兩年左右,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修行。據王鵬說,好的琴讓人肅然起敬,形制上圓中帶方,聲音九德俱全,“奇、古、透、潤、靜、勻、圓、清、芳”。

他做過的樂器很多,有古箏、琵琶、二胡、中阮、楊琴、柳琴等,但古琴是最愛,“生命屬性,就是為這個來的”。

他繼承和篩選了古琴樣式中的20餘種,並設計了90多種新的樣式,其中“倚道琴劍式——無痕”便是代表作之一。琴心劍膽是他創作的來源,以儒者之心,畫無痕之劍,取名為無痕。

在機緣巧合之下,王鵬還耗費十幾年做了一百張樣式不同的古琴,他笑稱,“這些式樣在古代應該都有,只是古人太忙了,我今天把它重新做出來,替古人完成了一項工作。”

幾十年與琴為伴,王鵬只是坐著,手未動、弦未撥,平和淡遠又肅穆的氣場便傳播開來。“其實最開始學的是基本的演奏技巧,長時間的練習突破以後,就會變成一種手的記憶。”而每個人對譜的理解不同,演繹也會有所區別,所以打譜也是二次創作的過程。

從這方面說,古琴與太極、崑曲、現代歌曲,甚至其他中西樂器,比如箜篌、大提琴和吉他,都能夠密切結合起來,但在王鵬看來,“娛樂性和通俗性的方向,對古琴來說並不美好。

古琴是令人聽起來肅然起敬的,是要人用心去感受聲音的……古琴的教學演出是為了讓更多人知道它,但實際上,一個人一張琴就夠了,三五知己相互切磋,聽琴辨音,聽音辨人,就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

良材、美斫、妙指之外,所謂的正心,是“透過對文化藝術、對古琴的學習,掌握了其中的情感、度的把握、邏輯思維、美學意境空間的表達,最後形成你在意識上精準的判斷,然後再轉移到社會,對人、事、物的判斷。

這個判斷力其實也就是古人講的格物致知,知行合一。”而古琴能夠在當今社會存在,正是因為它有這樣鮮活的文化價值。

王鵬不僅制琴了得,修復古琴的技藝更是一絕,唐代的“九霄環佩”、宋代的“龍吟虎嘯”,還有陳雷激手上的那張清代“養和琴”都經他手修復過,前前後後修復的古琴已經數不清了。

同時王鵬能夠做一百張古琴,每張古琴樣式不同,做到百琴百式。這個想法源自現今還保留著的一些古代的名琴,以及其他只出現在記載中的名琴,如果將這些名琴複製出來,不足數量的再自己創新,對古琴的保護傳承也將起到巨大作用。

制琴的材料,如黃花梨、紫檀木等珍貴木材,王鵬甚至還專門給這批古琴定製了純金的金徽。然而中國歷史上傳承下來的古琴只有50多種樣式,要做到百琴百式實在有難度,王鵬本以為兩三年就能完成的事,結果花了十多年時間才把百琴百式收集完。

【推薦:ㄒㄨㄒ2016&n.ΤxT20⒗сoм)可直接下載】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