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科幻靈異>大時代的夢> 第四十八章 古琴(2)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八章 古琴(2) (2 / 2)

一次,司馬相如訪友,豪富卓王孫慕名設宴款待。酒興正濃時,眾人說:“聽說您‘綠綺’彈得極好,請操一曲,讓我輩一飽耳福。”

相如早就聽說卓王孫的女兒文君,才華出眾,精通琴藝,而且對他極為仰慕。司馬相如就彈起琴歌《鳳求凰》向她求愛。文君聽琴後,理解了琴曲的含意,不由臉紅耳熱,心馳神往。她傾心相如的文才,為酬“知音之遇”,便夜奔相如住所,締結良緣。從此,司馬相如以琴追求文君,被傳為千古佳話。

“焦尾”是東漢著名文學家、音樂家蔡邕親手製作的一張琴。蔡邕在“亡命江海、遠跡吳會”時,曾於烈火中搶救出一段尚未燒完、聲音異常的梧桐木。

他依據木頭的長短、形狀,製成一張七絃琴,果然聲音不凡。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為“焦尾”。

“焦尾”以它悅耳的音色和特有的製法聞名四海。漢末,蔡邕慘遭殺害後,“焦尾”琴仍完好地儲存在皇家內庫之中。三百多年後,齊明帝在位時,為了欣賞古琴高手王促雄的超人琴藝,特命人取出存放多年的“焦尾”琴,給王仲雄演奏。

王仲雄連續彈奏了五日,並即興創作了《懊惱曲》獻給明帝。到了明朝,崑山人王逢年還收藏著蔡邕製造的“焦尾”琴。

焦尾琴與其他三張琴相比,“焦尾”琴名直白無華,但其身世非同尋常,皆因此琴系東漢名人蔡邕所創制。

江漢軒猶記得,第一次學古琴,是舅舅王鵬親自教的。舅舅告訴他,古琴譜最早是用文字來記錄的,也就是文字譜。文字譜是用文字記述古琴彈奏指法、弦序和音位的一種記譜法。

而我國現存唯一的文字譜是《碣石調·幽蘭》,它由六朝梁代丘明傳譜,原譜則是唐人手抄的卷子。由於文字譜過於繁複,使用不便,經唐代琴家曹柔減化,發展成為減字譜。

今日我們所能見到的古琴譜,又名減字譜,相傳為唐末曹柔發明,減字譜一般為四部分,上方記錄左手指法,下方紀錄右手指法,左上為左手按弦用指,右上為所按徽位,下方外部為右手指法,內部為所彈、按弦。

減字譜還有續部、註釋,一般用來標示音的細微變化。但由於減字譜無法記錄每個音的時長,故而造成了大量琴曲的失傳。現存有150多部古琴譜,包含著3000多首古琴曲。

江漢軒用幼小的手掌撫摸著古琴的七絃:

一弦屬土為宮。土星分旺四季。弦最大。用八十一絲。聲沉重而尊。故曰為君。

二絃屬金為商。金星應秋之節。次於宮。弦用七十二絲。能決斷。故曰為臣。

三絃屬木為角。木星應春之節。弦用六十四絲。為之觸地出。故曰為民。居在君臣之下為卑。故三絃下八為此也。

四弦屬火為徵。火星應夏之節。弦用五十四絲。萬物成美。故曰為之事。

五絃屬水為羽。水星應冬之節。弦用四十八絲。聚集清物之相。故曰為之物。

六絃文聲主少宮。文星柔以應剛。乃文王之所加也。

七絃武聲主少商。武星剛以應柔。乃武王之所加也。

王鵬讓江漢軒把琴置於桌上,右手撥彈琴絃、左手按弦取音。古琴技法甚多,古時有超過一千種,今常用指法僅幾十種,例如右手的抹、挑、勾、剔、打、摘、擘、託(即“右手八*****、撥、剌、撮、鎖、如一、滾、拂、雙彈等,左手的上、下、進復、退復、吟、猱、罨、跪指、掏起、帶起、爪起、撞、牽、全扶、半扶、齪、間勾、轉指、索鈴等。

【推薦:ㄒㄨㄒ2016&n.ΤxT20⒗сoм)可直接下載】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