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歙硯的製作過程工藝繁多,製程複雜,包括前期的採石、選料、製坯,到後期的設計、雕刻、磨光、配盒等,一共有十餘道工序。所以歙硯的標價,最貴的飈到了38萬,而其它的一般在兩三千元到數萬元不等,當然最便宜的,幾百元也是有的。
藍桉在作坊裡看到,歙硯的選料要求十分嚴格,所選石材要有一定的塊度、粒度,硬度也要適中。採下來的石料不等於都能制硯,往往還要經過挑選。選料工人按照規格、形狀、工藝要求進行取料,然後剝板,將石料鑿平,鋸成一定形狀,用水砂細磨成硯坯。
第二步是製坯。硯坯分為定型坯、自然形坯兩大類。定型坯是按計劃生產的規格型坯,如正方形、圓形、不規則形等。自然形坯則是就硯石之自然形狀加以修整,鋸磨成坯。
接著就是設計,這是製作硯臺過程中極其重要的關鍵性工序,要根據硯石的石質形態,認真考慮題材、立意、構圖、造型以及雕刻的刀法刀路。大自然賦予硯石一些特徵,要根據這些特點因材施藝。
然後是雕刻,雕刻分鑿刻和雕刻兩步。定稿(即設計成圖案)後,開始鑿坯,即將墨堂、墨池(也稱水池)及背石、陰肚等部分該鑿去的鑿彩。有敘述歷史的,有指出硯的特點,有的刻上得硯日期,有的是對硯的評價等等。
歙硯硯邊,多采用古器物之紋,如夔紋、雲雷紋,間有云紋、幾何紋、纏枝花紋和各種變異紋飾。整個造型和格調是古樸典雅、美觀大方。也有硯背刻一些人物或動物、風景,刀法使用浮雕。
最後是配盒。配盒分制盒和油漆,利用紅木、樟木、紅椿或木胎漆製成硯臺盒。不管用什麼木料制盒,都要“就體裁衣”,按照硯臺大小配製。做到硯在盒中,搖晃無聲。
要想把硯盒漆成光潔如玉的效果,要經過反覆地磨漆。每一件成品要經過打底、作坯、調色、粗磨、復漆、復磨直至拋光、打蠟等多種工序。在盒蓋上刻上題款銘識,或以篆隸,或以行草,上石綠或描金,顯得古色古香,典雅大方。
藍桉看完歙硯的製作流程,深感造硯不易,看著滿滿一貨架的硯臺,就想著買一塊帶回去。突然,藍桉眼前一亮,看見一塊如意素池硯線條溫潤流暢,便掏出錢決定要買。
藍桉付完錢又問,“這麼好的硯臺,不知要怎麼保養呢?”
舒翰彥說,一方硯如不用時可用核桃油、潤髮油等一些滋潤油擦上,以保持光澤,然後放於木盒之中存放於溫度適宜的地方,不可放在陽光直射的位置。
如用硯的時候,先可以把硯開鋒,用600號左右的砂紙將硯面輕輕打磨,用水洗淨,去掉硯上的油漬。研磨時要用清涼水,不宜用茶水之類的有色水和溫度高的水。硯用過之後應及時清洗,以保持硯的潔淨和二次研墨時墨色的純亮。
歙硯大多發墨養毫,但所用的墨必要是上等徽墨,以免磨傷硯面。研墨時要用清水,墨身垂直,重按輕轉,先慢後快,自然研出稠密的墨汁,用完後應用清水洗淨,以柔軟的海棉、軟布拭乾。不用時可用核桃油或潤髮油(國外一般用嬰兒油)擦上,以保持光澤,然後放於木匣。
藍桉捧硯入懷,心想,回家後可得好好練書法了。百镀一下“大時代的夢爪书屋”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