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科幻靈異>大時代的夢> 第四十六章 歙硯(2)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六章 歙硯(2)

舒翰彥磨墨用力平均,慢慢地磨研,磨到墨汁濃稠為止。舒翰博用墨很講究,都要新鮮現磨,磨好了而時間放得太久的墨稱為宿墨,宿墨一般是不可用的。但也有畫家喜用宿墨作畫,那只是個別的。

舒翰博練書法還很注重墨正。柳公權有所謂的“筆正”,磨墨也是如此,心正墨亦正,墨若不正偏斜,既不雅觀,磨出的墨也不均勻。

藍桉則在店裡逛著,欣賞起架子上碼放的歙硯來。

歙硯,全稱歙州硯,中國四大名硯之一,與甘肅洮硯、廣東端硯、黃河澄泥硯齊名。

歙石的產地以婺源與歙縣交界處的龍尾山(羅紋山)下溪澗為最優,所以歙硯又稱龍尾硯。而龍尾山則是大部分存世歙硯珍品的石料出產地。

歙硯的製作材料被稱為歙石或歙硯石,一般需要510億年的地質變化才能形成,其中最適合制硯的是輕度千枚巖化的板岩,主要礦物成分為絹雲母、石英、黃鐵礦、磁黃鐵礦、褐鐵礦、炭質等。

舒翰博店裡陳列的歙硯有很多種,從花紋分類來看,有金星紋、金暈紋、羅紋、眉子紋、魚子紋等型別。

金星紋呈金黃色,點狀分佈在青黑色的歙硯中,狀如天空閃爍的星斗顯得十分耀眼。米芾《硯史》中曾有“星紫金,如鵝眼錢”的記載。

藍桉湊近一看,金星有大有小,有聚有散,其形態多樣。有的細小如塵沙,稍大者如穀粒;有的又像斜風細雨。每一種金星紋還都有雅緻的名字,有金暈金星、金花金星、細雨金星、牛毛金星、雨點金星、雲霧金星等等。

而金暈團團奕奕,如晚霞中的金雲,吹之慾散,松如團絮,觸之慾起。金暈大小了然不定,給人以一種獨特的朦朧美,有玉帶金暈、眉紋金暈、金花金暈等。

羅紋的紋理則如絲綢般旖旎,給人一種晶瑩、素雅之美。羅紋或形如春水皺起,盪漾在細美微風之中,或形如羅裙綺麗,飄散不定,有水波羅紋、細雨羅紋、金星羅紋、刷絲羅紋等。

宋米芾《硯史》中記載:“今人以細羅紋無星為上。”趙希鵠在《洞天清祿集》中寫道:“歙硯紋理有羅紋刷絲、金、銀刷絲三品。”

眉子又稱眉紋,呈黑色長條狀,如女子之柳葉眉,眉紋的底色青瑩,石質堅細溫潤,既發墨,又雅靜,深受歷代文人雅士推崇。眉紋細小繁密的,常被人們形象地稱作牛毛紋,有虎皮眉紋、雁對眉紋、角浪眉紋等。

宋趙希鵠《洞天清祿集》有“眉子如甲痕,或如蠶大”的記載。宋曹繼善《辯歙石說》:“石紋橫如眉子,間有金暈。”

還有一種魚子紋,硯石中有細小的黑點,分佈均勻密聚。其形式如魚卵狀,卵也稱子,就如婺源對雞蛋稱之雞子一樣稱其魚子。由於魚子石的石色不同,具體分為青魚子紋、鰍背紋、茶末綠、鱔魚黃、紅魚子紋、白魚子紋、石眼等。

藍桉想起歙硯為歷代文人所稱道。南唐後主李煜說“歙硯甲天下”;蘇東坡評其“澀不留筆,滑不拒墨,瓜膚而縠理,金聲而玉德”;米芾說:“金星宋硯,其質堅麗,呵氣生雲,貯水不涸”。今日一見,果真如此。百镀一下“大時代的夢爪书屋”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