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莊子的故事> 第42章 莊子談名聲與智慧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2章 莊子談名聲與智慧 (1 / 2)

?莊子內篇第四篇中的第一個故事,值得我們細談,裡面有好多經典,.⒉對於如何處世,我們會有更深地感悟,能夠找到應世的更好方法。

莊子內篇第四篇中的第一個故事,也是整篇文章的主要、重點部分,後面的部分大多是補充。

很有可能?第一個故事是一篇獨立文章,後面的部分可能是後世大能剪下而來的,是為了幫助別人理解前面的部分。

總之!整篇文章都是莊子的文章,只是經過後世大能剪下、整合了一下。這樣!讓我們更容易讀懂莊子。

在第一個故事裡,主要分為兩個部分,說了兩個很關鍵的內容。

第一個關鍵的內容是:聰明智慧與名聲。

第二個關鍵的內容是:心齋。

聰明智慧與名聲,莊子認為是相互傾軋的,是造成社會混亂的根源、根本。

但是!並不是要我們拒絕聰明智慧,不能聰明智慧,要“無知無慾”。而是!要我們正確認識聰明智慧和名聲的本質,正確對待它。

聰明智慧與名聲是用來更好地生存的,而不是用來謀求多餘的東東、身外之物的。

而後世的學術奸細以及那些理解能力有問題的學者,則在這個上面大做文章,根據這些來指責老莊哲學是“虛無主義”、“消極無為”、要人們無知無慾、“愚民政策”等等。

第二個關鍵內容是心齋,心齋是針對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莊子在中說:

且若亦知夫德之所蕩而知之所為出乎哉?德蕩乎名,知出乎爭。名也者,相軋也;智也者,爭之器也。二者兇器,非所以盡行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

你知道道德是怎麼敗壞的嗎?你知道聰明智慧是怎麼來的嗎?

道德的敗壞是因為人們都在追求名聲,表現自己是一個有道德的人。所以!就會不擇手段,弄虛作假。結果!沒有道德的人都變成了有道德的人。

這就是道德敗壞的原因!

聰明智慧是來源於爭鬥。為了爭鬥,為了鬥倒對方,為了取得勝利,不得不想出各種辦法。

這就是聰明智慧的來源!

聰明智慧是用來相互爭鬥的工具。

所以說!名聲與智慧這兩個東東都是兇1器,給人類社會帶來了禍端。所以!我們學道之人,不要去追求名聲和顯示自己的小聰明。要淡泊名利,要大智若愚。

解讀莊子哲學,我們不要拘泥於文字的字面意思,要引申,要結合整體來理解。

再則!一書留傳下來不知經過多少人在字面上作改動了,肯定不是原文。

還有!當時的字與後世的字是不同的,字的不同字的表達意思也就生了相應的改變。如果我們一味地按照字面意思直譯,肯定言不達義。

古代人說的一句話,我們可能要幾句話甚至是幾十句話來表達,才能表達清楚。古代人說的話,就跟詩一樣,有著很深地意境,不是一句話兩句話就能表述清楚的,各有心得。但是!作者原文所表達的整體構架是不會變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