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莊子的故事> 第42章 莊子談名聲與智慧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2章 莊子談名聲與智慧 (2 / 2)

解讀莊子上面說的話,一定要結合上下文。

莊子說這句話的時候,是有背景、前提的。不!不是莊子直接說的。在文中,是孔子說的,莊子假借孔子之口說的。

故事的經過是這樣地:

顏回要去衛國做官,輔佐衛國當時的國君。衛國國君是個暴君,孔子就勸說顏回,一定要注意。在這個暴君手下當官做臣子,一個不小心就會死的。而顏回一定要去,還說出孔子教導他的那一套“救世”理論什麼地。孔子見顏回一定要去,就說了以上的話,提醒顏回,要他不要追逐名利,不要追逐賢名等等。

然後!就此引申認為:就算顏回得到了衛國的重用,把衛國治理好了,功成名就,拯救人民於水火之中,讓人民過上幸福的生活。可是!這一切都只是暫時的。不僅僅是暫時的,而且!你顏回一樣要死。

為什麼呢?

因為“賢名”的關係!

你的“賢名”、德行蓋過了暴君,蓋過了衛國君王,所以!衛國君王就要殺你。試問:你是君王還是我是君王?你一個臣子的德行蓋過我君王了,你是不是謀逆啊?

不相信衛國君王會殺你是不是?那好!我舉幾個例子,他們的情況跟你一樣。

“且昔者桀殺關龍逢,紂殺王子比干,是皆修其身以下傴拊人之民,以下拂其上者也,故其君因其修以擠之。是好名者也。

昔者堯攻叢枝、胥敖,禹攻有扈,國為虛厲,身為刑戮,其用兵不止,其求實無已。是皆求名實者也,而獨不聞之乎?名實者,聖人之所不能勝也,而況若乎!”

不要教條說你盡力了,只要救人民於水火之中,就算是死,也值了。試問?你死了之後,還不一樣恢復原來的面貌?

你是做出了成績,但你死了。你說值,那你就是為了名。可最後的結果是:你死了,你沒有完成這一次做人的生命過程。還有!你沒有最終解決人類的問題。你只是解決了衛國暫時的問題,一時的問題,卻並沒有根治。

既然不能根治社會問題,不能解決人類的問題,你又何必去送死呢?

這!恐怕才是莊子所要表達的!

既然這種方法不是根治社會問題的最好方法,不能最終救人民於水火之中,我們就不要去做。沒有用,你去做幹什麼?折騰?還不如好好生活,尋找一種適合自己生存的方法,好好生活,完成自己這一次做人的生命過程。

顏回就這個問題心裡不服,又說出了以下處世之方,說他將如何如何,是不是可以保全自己呢?

結果!一樣得到了否定。

中的這一段也很重要。顏回所說的方法,都是春秋戰國之前的“處世良方”,是值得後人學習和研究的。

可當我們面對暴君的時候,你的一切“良方”都沒有用。因為!暴君不吃你這一套。人家手頭上有權力,人家可以為所欲為。

其實!這一段的喻意是:在這種大環境下,你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勞。既然是徒勞,還不如不折騰。我們換一種方法去生活,為何一定要去輔佐那個暴君呢?是不是?

這樣!又回到前面了,回到文章開頭。在文章的開頭:“古之至人,先存諸己而後存諸人。所存於己者未定,何暇至於暴人之所行?”

古時候修道的人,他們總是先保全自己的生命,而後才去保全他人的生命。如今你自己自身難保,哪裡還有時間去阻止暴君的所作所為呢?你還是先學會如何保全自己的生命吧!

你自己都沒有學會保全自己,你還談什麼“拯救天下蒼生”呢?

你自己都是一個不會生活的人,你憑什麼教導別人如何生活?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