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黑沉巨鼎的鼎口影像中,可以看見,無論是紫塞城、雁峪關還是飛魚島上,都有人守在青銅小鼎的旁邊。
三地看似分割遠離,飛魚島與前面兩地更是相隔著遼闊海域,但因為這個神奇的奇鼎空間,莫淵將這三處經營得彷如一體,他雖遠在大夏洲,對各處的發展狀況依然瞭如指掌,同樣,有資格參與到這個層面會議的,都是組織的高層,他們也都知道組織內部所有大勢的動向,而這兩天就是一大批禽鳥蛻變成為靈禽的日子,大家自然都非常關注,這是當日莫淵向黎世釗描繪(忽悠)那幅巨大藍圖中,極其重要的一個環節,所以,除了有重要事務離開的,其他高層基本都守在三處青銅小鼎旁邊。
莫淵直接將他們拉進了青銅小鼎之中。
所有人都彷彿瞬間移動,憑空而現,規矩的坐在各自的座位上。哪怕場景陡然轉移,已經歷習慣的他們已經不會再感覺驚慌,神色淡定自若,只是目光幾乎都不約而同的同時集中在莫淵身上。
莫淵對眾人道:“一百七十隻靈禽的蛻變非常順利,其中,各類可騎乘的靈禽有一百隻,其他各類靈禽七十隻。可騎乘靈禽中,既有載重能力將近一噸的大力士,也有耐力驚人的長途飛行健將,還有生存力極其強悍的品類,對寒冰氣候非同尋常的適應能力……也有其他多種特長優點不一的型別,非常的齊全,到時候可以根據你們各自的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匹配供應。”
說到這裡,他看向黎世釗,道:“在這一點上,你們要提前把各方面的需求收集好,然後統計出來。它們現在剛剛蛻變完成,血脈還需要兩三個月來成長和穩定,到時候蓁蓁就會用秘法讓它們孵育真正的靈禽後代。你若能夠趕在這之前統計出來,第一批騎乘靈禽要不了多久就可以小範圍的推廣試行了。”
黎世釗點頭道:“會長放心,一個月後我們就能夠拿出準確的資料出來。”
現在,他早已經改口稱莫淵為會長了,不再稱呼他“島主”,其他所有飛魚島上能夠進入此地的人都已經改口,和雁峪關、紫塞城的同伴們首先在稱呼上統一了起來。而且,他們都經歷過一次特別的入會儀式。
之所以說這個儀式特別,是因為舉辦地就在這個似虛非虛、似實非實的神秘之地,由遠隔萬里海疆之外的人們作見證,依然由莫淵主持,盟誓加入炎黃之劍,成為正式的炎黃之劍成員。
這既於無聲無息間淡化了原炎黃之劍與飛魚島兩個根基之間的隱形隔閡,也強化了現在炎黃之劍跨越洲際本陸,“國際化”的特色,自然就顯得高階大氣上檔次。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自從莫淵離開大華洲之後,炎黃之劍的發展並沒有因此停滯下來,現在已經真正在整個北疆紮下了根,不顯山不露水不搞事,只一心一意的一邊潛伏一邊消化,儘可能將原本囫圇著吞入肚裡的所有東西全部仔細的、徹底的消化掉。
留守坐鎮的薛海、楊烈等最初那一批“元老級”的成員們,也如原計劃一般,逐漸退居幕後,以修行為主,將職位移交給那些已經過重重驗證,無論是人品還是能力都絕對過關的後來者們。
自然的,這些人也都是有資格進入這個奇鼎空間聚議的,在這一點上莫淵也非常注意,絕不會厚此薄彼,從最初全部都是熟面孔變成生面孔越來越多,讓飛魚島的人們正式加入炎黃之劍一次,看似有點多此一舉,可也正是如此,這才讓那些“新人們”迅速的接受了他們也是“自己人”這個定義。
現在他們彼此的配合,依然還處在一個磨合期當中。
比如他剛才說的那事,若只是收集飛魚島的需求資訊,根本用不了半個月的時間,以黎世釗在飛魚島上的號召力和執行力,五天就能夠搞定,可這並非只是飛魚島的事。
要開闢飛魚島到大華洲的飛艇航線,飛魚島只代表了“一端”,大華洲的炎黃之劍就要承擔起“另一端”的責任。
以炎黃之劍在那邊的規模來說,也承擔得起這樣的重任,可難度也是可想而知的,他們的計劃和需求也會更加複雜,統計起來所要花費的時間當然就會更多,另外,兩邊的聯絡溝通現階段都只能夠透過莫淵居中主持,將他們拉入此地,這才能夠展開交流討論,以莫淵的時間安排也不可能任何事不做就給他們當傳聲線,這都讓時間成本大大提升。
所以,能於一個月後將這事辦妥,莫淵已經非常滿意。
莫淵點了點頭,又問道:“其他準備都進行得怎麼樣了?”
黎世釗道:“飛魚島這邊前期準備工作已經進行得差不多了,繳獲的飛艇數量也不少,操作手、地勤人員都培訓得足夠多,能夠進行一些初、中級的檢修保養,只等靈子燈塔、靈子度盤就位,靈子方木能夠保證穩定的供應,我們就能夠嘗試第一次遠航試飛。”
現在為了避免一個大風暴就把他們從天上吹得沒影,找不到東南西北,試飛操作時根本不敢離島太遠,而且,天氣狀況稍微惡劣就得趕緊“回巢”,這也讓他們在經驗上與其他被俘虜被安置在飛魚島上的那些探索隊伍的操作手們相比欠缺了太多。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而島上的子民們也有許多已經被調動了起來,我們已經根據他們的實力和本身意願的積極程度制定了一個初步的排序,等靈禽數量稍多,就會在他們當中實際試行我們當初的猜想,儘可能提供各種資源,主動將他們培養成一個個海域探索隊伍。”
莫淵頷首,而後,看向會議桌另一個方向。
這是炎黃之劍·大華洲部的代表們,薛海這次並沒有出席,楊烈坐在首位也並沒有發言,因為他也早已進入了不管實事的狀態,對此還真的不是特別的清楚。
除他之外,韓鷂的分量最終,畢竟炎黃之劍·大華洲部的所有商業經濟秩序全都由他制定管理,可以說,每個成員每天修煉的資源,每月發放的福利待遇工資等等,全都由他說了算,但他也沒有開口發言,而是看向旁邊另一個青年。
這個青年並非飛魚島出生,土生土長的雁峪關人,莫淵對他也有印象,常昊,影蠍會眾出身,原本因為思想不過關還接受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勞動改造再教育”,若非另一位同樣與會的喬振雲的幫助,他能不能改造成功都是一個問號。
可現在,他已經成為炎黃之劍·大華洲部的高層要員,在他身上,讓人不得不感慨,有些人的能力真的是天生,比如,凡是與他共事的人,會自然而然的願意聽從他,尊敬他,在當事人都沒有清楚的察覺到這一點的時候就已經不知不覺將其當成了團隊的核心。
當然,這本身也是他能力超群的明證。而以他的處事能力,是適合“打江山”的,“守江山”反而埋沒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