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黃之劍內部,並不存在傾軋的現象,至少現在還不存在,人盡其才這個宗旨從上到下都被貫徹得很好。
常昊既然有這樣的水平,大家都會盡可能給他提供最能夠發揮他能力,使其能儘可能一展所長的舞臺。
這無論對他還是對炎黃之劍都是好事。
而炎黃之劍·大華洲部這邊的飛艇航線的籌備工作實際上也是由他主攬,薛海楊烈這些“元老”雖然都掛名話事人,但也都將事務全權交由他負責——既然已經在實務方面參與得不多,對常昊其人的能力也已經充分信任,他們自然不會為了彰顯自己的權威而不問緣由的去指手畫腳一番,他們這種“緘默”對常昊來說,就是最大的支援。
此刻,他將籌備情況對莫淵進行了一個比較詳細的介紹。
“會長,我想趁此機會將整體的情況向大家做一次彙報。”他先是請示的徵詢道。
莫淵點頭道:“好。”
之前,在這裡也曾偶爾討論過,不過資訊都比較零碎,再加上每次大家在此聚議,要商討的議題都比較多,並沒有給他“專場演講”的機會,他非常機敏的抓住這個機會將整體的籌備情況向包括遠在大夏洲的會長和飛魚島的同伴們做一次介紹,讓他們加深對大華洲“這端”的印象和分量,因為在開闢飛艇航線這件事上,他能夠明顯的感覺到,在此之前,會長他們的注意力更多的傾注在飛魚島“那一端”,自然而然的就對大華洲“這一端”的重視程度有所下降。他想要趁此機會扭轉——至少也得一定程度的改變這種印象。
帶著這樣的心緒,他開始介紹了起來。
“要在大華洲這邊建立一個飛艇起降之地,最大的困難就是如何隱藏,如何躲避在大華洲各方面勢力的觸角之外,經過長達數月的考察,我們發現,將這起降之地建在大華洲本陸上都是不保險的,哪怕再如何荒蕪偏僻之地,依然可能會有零星的苦修者、荒野獵人、拾荒者、藝高膽大的散修遊蕩,而飛艇的體積太過龐大,飛在天空中,即便是隔得很遠也容易被發現,特別是這個起降之地必將建設成半永久性的設施,那就更是成倍的增加了被發現的可能性,即便我們能夠派駐超多的強者守護,防止這些無意間經過這片區域的人靠近,可我們總不可能在飛艇一路飛來的航線周圍都提前安排下守護者……這根本就不現實。所以,將這個飛艇起降之地建設在大華洲本陸這個選擇已經被我們排除,經過反覆的驗證考察,我們決定將其設立在炎冰島。”
“炎冰島是哪裡?”有人疑惑的問了出來。
面對這些人的疑惑,常昊解釋道:
“炎冰島乃是位於大華洲凍土荒原之北的一座島嶼,其與大華洲本陸之間隔著一百公里左右的冰海,炎冰島本身面積也頗大,有將近一千平方公里的面積,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土地都被厚達數米數十米的永久寒冰覆蓋冰封。中央部分被六座山峰圍繞出一塊小小的盆地,根據舊曆時代的一些資料可知,其盆地之下有一座死火山,所以,這塊盆地覆蓋著厚厚的火山灰,土壤肥沃至極,再加上地底有著岩漿湧動,甚至有許多達到沸點的滾水泉眼,融冰成水,匯成小湖,匯成小溪,盆地內的溫度四季恆溫,彷彿初春,自成一片小小的生態系統,在舊時代也是小有名氣。
因為要建立一個這樣的基地,要滿足會長設想的成為飛魚島與大華洲之間的‘大動脈’,乃至有可能進一步發展成為大華洲與大夏洲之間的超級紐帶,那麼,其佔地面積就不能太小,一座島嶼這才有足夠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要維持這樣一個基地的運轉,就必須要有大量的人口,按照現在的初步設想,要基本運轉起來,怎麼也不可能低於一萬人,這麼大的人口,又要主動遠離大華洲本陸,且儘量減少可能產生的‘互動溝通’,那麼,大批次的採購運輸物資以維持其運轉就不安全,也不划算,能自給自足當然最好。而我們處於大華洲北疆之地,這已經限制了我們的選擇範圍,而越往北就越寒冷荒蕪,離開本陸往冰海中延伸,往更北端走,更是如此,所以,選來選去,炎冰島基本已是最佳的選擇。”
他介紹了一下炎冰島的情況,也分析了一下其所具備的獨特優勢,而後繼續道:“因為炎冰島與大華洲極北本陸最接近處也有上百公里的冰海隔絕,而冰海對一般的修行者來說更是如同天塹,這基本就能夠斷絕各種有意無意的窺視,盡最大可能降低暴露的可能。”
莫淵心裡補充了一點,即便以後暴露了,因為炎冰島的地理優勢,也更加容易防範守護,大大的降低保護的成本。
黎世釗認真聽著常昊的講述,而後問道:“那炎冰島到大華洲這一段海疆距離你們打算怎麼解決?”
常昊回道:“對此,我們也已經有了全套的方案,我們認為,以飛魚島到大華洲之間上萬裡海疆的漫長距離來說,載重數十噸的飛艇當然是不二之選,以靈禽作為載重騎乘工具,太過浪費,但從炎冰島到大華洲不過一百公里距離而已,哪怕速度最慢的靈禽速度也比飛艇快得多,而這麼短的距離,我們大可以選擇載重能力最強,高大一噸的那種靈禽,而可以不考慮耐力方面的情況,化整為零,讓它們在大華洲和炎冰島之間往返。而即便它們被旁人發現,以其靈禽的兇威,那些傢伙夾著尾巴逃跑都來不及,哪還敢好奇心過剩胡亂窺視,這就最大限度的守住了我們的機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