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馬韞如此說,眾人也覺安慰了不少。
沒過一會兒,更多工人在那悶墩漢子的帶領下來到趙府……哦,現在應該改稱馬府。
當他們全部進入書房之中,那些武者護衛主動離得更遠了些,一點也不想知道他們交流討論工作的具體情形。
這些新來的工人臉上毫不掩飾那誇張的,不敢相信的神色。
一進入書房,看到馬韞,就紛紛七嘴八舌的問了起來。
“老馬,聽說你突然成為大夥的主管了,你這是玩得什麼戲法?”
“是啊,怎麼一轉眼功夫變化就這麼大了呢?我剛才還特意看了看,太陽沒打西邊出來啊!”
“太陽打西邊出來也沒這麼離譜啊……”
“想不到你是這樣的老馬……”
幾乎每個人都要湊近到擔架邊,說上一句,在他肩上拍上一巴掌,這才勉強能夠接受這個事實。
好在這書房面積足夠大,足足三四十個人聚來此處也能夠容得下。
兩萬多的工人,各有具體而詳細的分工,嚴格說來,馬韞自己熟悉的一塊就是沼氣田的發酵管理這個環節,對於其他那些環節,他最多隻是有個大概的瞭解,比如原材料的收集和運輸管理,比如沼氣輸送管道的分佈路線和密封技術等等,他都不瞭解,剛才自信滿滿,拍著胸脯保證,在山羊鬍面前一副我就是“總工程師”的樣子是演出來的。
而他也知道,中心城區裡面的貴人們真正關心的是什麼,沼氣供應不出問題,什麼都好說,若是這個環節出了紕漏,說什麼都不好使。
所以,在正式接任主管之位後,他第一件事就是把這些人找來。
他雖然對除了自己這個環節以外其他的流程環節並不清楚,但他知道該找哪些人,這就足夠了。
數量如此巨大的工人隊伍,涉及環節又如此眾多,還不能出一點紕漏,趙建在隊伍建設上也是下過大工夫的。
每五六個工人之中,就必有一個小工頭,幾個小工頭上面還有大工頭,一個大工頭手下至少有三四十個人。這可以算是一個基本單位,比如一個大工頭負責一個原材料運輸隊伍,走某個區域哪些路線,或者一個區域內的管道管理,一起挖掘新的沼氣田等等。
而大工頭上面還有小帶班、大帶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