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玄幻魔法>蓮與魂> 第一卷 山城歲月 第七十一章 福祿雙全青龍見壽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卷 山城歲月 第七十一章 福祿雙全青龍見壽 (1 / 2)

雖然那個緊急出口不算寬,但地道里的人群撤退的速度並不慢。兩人站在一起,後面的人想擠到前面,竟然擠他們不動。

兩人還算順利的出到了地面,袁源走前了一步,然後對著凌朗招了招手。

“來,我們這邊走。”

從“侷促”的地下,一下來到視線稍微“寬闊”的地方。陌生的環境,讓凌朗是兩眼一抹黑,只覺得周圍除了高樓大廈,沿街當鋪,人群車流,完全不知道自己到了那裡。不過反正身邊有個“地頭蛇”,跟著走就是了,也就連問都懶得問了。

路的盡頭,拐了個彎,總共還走不到兩百米遠,就看到道路一旁古木參蒼,榕葉森桑。然後映入眼前的是一座三門三樓的石質牌樓。

牌樓石雕仿木鬥棋承托出簷,樓頂屋脊兩端飾螭吻咬脊。牌坊表面上刻有云龍紋和騰浪紋,這些雕紋的線條對稱均衡、疏密有致,讓人看了有一種飄逸自由的靈動感。但再一看,正中門樓的鬥柱下,還以陰刻的手法,刻有“古祠流芳”四個大字,凌朗不由得撇了撇嘴。

袁源卻剛好轉頭來,瞧見了凌朗這一個“有失儀表”的小動作。

“怎麼啦?突然這副怪模怪樣的?”

凌朗站在門樓下,看了眼牌樓後面的廣場,問道。

“這牌坊誰提議建在這裡的啊?”

“這個我就不知道了,有什麼不對嗎?”

“這裡之前應該有個水塘吧?要知道祠堂和水塘,在我們華夏古建築中是不可分離的一體。現在倒好,水塘沒了,還多了個牌樓。祠堂通常不會有門樓的,牌坊也一般都建在祠堂內部。”對著這些不倫不類的仿古建築,凌朗有點哭笑不得。

“啊,還有這種說法?聽你這麼一說,我還真想到了個典故。正好拿來考考你。”袁源對這些自個不大懂的東西,也聰明地不去過多糾纏,轉過來反而要考究下凌朗。

凌朗看了一眼袁源,明顯是在示意她說來聽聽。

“上面這四個字曾經出現過爭執。有人說‘古祠留芳’好,有人說‘古祠流芳’好,那麼你認為呢?”袁源指了指頭上的題字。

“兩個字的意義根本不一樣。一般而言,‘留’是‘留存’、‘流’則是‘流傳’。其實沒有什麼好說的,祠堂伴水,是常有格局,沒有活水經過,所以就要挖風水塘留水,有保氣運、存福祿的寓意。但現在水塘都沒了,不就是‘芳’都在‘流走’了麼?用個‘流’字代替,倒也應景。”又想修古,又想反映新時代,事難兩全,畫虎不成反類犬,更變得不倫不類了。

“雖然不懂你說的這些什麼風水呀佈局呀,不過我還是覺得你說得有道理。”看到袁源帶著點“崇拜”的目光,有變成“鐵粉”的傾向。凌朗其實很想告訴她,這只是些很基本的東西,不過剛想開口,又覺得懶得多解釋。

其實兩個人都不知道,這座古祠在前朝時期,還真有多條彎曲的水道經過,還有“九曲之水,直泊門前”之說。又因為古祠坐北向南,南臨珠水,北望雲山,得天地靈氣的厚愛,藏風聚氣,得水為上。所以當初有“天下李,廣粵陳”,從中可見當年陳氏在此一方,如何的枝繁葉茂,旺盛榮貴。

而如今滄海桑田,古祠周圍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再也見不到門前靈動的水流,連風水塘也被人為填平,剩下到處大廈林立,也唯有縮在高樓之中,如同坐井觀天,留得那幾棵古樹寂寥見證,聊勝於無了。

宗族祠堂不能供奉祖先牌位,先人之靈不得春秋祭祀,即使人丁尚旺,但又怎能不仕途零落,福祿衰缺?

事不是定然,但也是必然。

走過牌樓,穿過廣場。一棟三進式堂皇富麗的宗祠建築就出現在了眼前。正大門的門匾上紅底黑字,陽刻寫就“陳氏書院”四個顏體厚墨大字。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