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失哈道:“聽聞太平府那兒,頗為動盪,不少百姓,缺衣少食,現在太平府,卻節餘下糧食,盡力供應諸省……這……”
朱棣聽罷,非但沒有鎖緊眉頭,反而是吁了口氣,道:“張卿公忠體國,全無私念,實是人臣典範啊。”
是的。
同樣的行為,在不同人的眼裡是不同的。
張安世這也算是賣血給那些贓官汙吏們擦屁股了。
在朱棣看來,說是可歌可泣也不為過。
在亦失哈滿心羨慕的時候。
朱棣突然道:“朕聽聞,太子也去了河南?”
亦失哈連忙收起心思,道:“是,太子殿下在模範營中打熬身體,只是此番,模範營奉調河南、關中、湖廣,他與一隊人馬,趕赴河南。”
朱棣頷首:“去一去也好。”
接下來,朱棣再無他話。
亦失哈也就不好再說什麼了。
牽涉到了太子,有些話不能說太多,吹捧得太過了,陛下會認為,朕還沒死,你就想換新主了?
可若是吹捧得太輕,又不免皇帝會認為,你這奴婢,是否對朕的兒子有異心?不成,這樣的人不能留給太子。
這其中的心思,實難把握,亦失哈不是張安世,張安世乃太子妻弟,他如何抱著陛下的大腿,恨不得當陛下的掛件,也不擔心陛下大行之後,太子會對他產生疑心。
更不必擔心,吹捧太子,會引來不必要的懷疑。
畢竟,陛下只會認為張安世乃太子恩養長大,吹捧太子是他有良心。
退一萬步,就算張安世說幾句太子的壞話,也絕不會認為張安世這是懷有什麼異心。
而是會認為,這是良苦用心,是為了太子好,這叫良藥苦口,忠言逆耳。
這就是他們朱家自己人的區別,反正橫豎都說得通。
而對於朱棣這般敏感的皇帝,無論是亦失哈或者是大臣,任何關乎於太子的舉動,其實都是極危險的。
大家都不傻,所以都會盡力忽視天下還有這麼一個太子。
……
大量的糧食,進入了倉庫。
囤積起來。
幾乎在開封,每一戶人家的穀倉,都堆得高高的。
周舉人也是一個聰明人,他是學過數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