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要簡單的計算,就可得知,自己的這些人,購買的糧食已經不計其數了。
一個開封府是如此,受災的這麼多府縣,似乎聽聞也是如此,大量計程車紳,都在吃進糧食。
這麼多的糧食,沒有一千萬石,也有八百萬了。
他甚至詫異於,這太平府居然能賣出這麼多的糧食。
不過現在無所謂了……
因為他無論如何計算,也認為太平府的糧食,應該已經告罄了。
甚至是下半年,這整個直隸的糧,也都已經售空。
天下之糧,必然操持在四省之地的像他這樣的人之手。
而他之所以敢下如此血本,倒不是因為他性子裡就有孤注一擲的一面。
而是歷朝歷代以來,只要大災,只要缺糧,那麼不顧一切的囤糧就準不會有錯的。
周舉人的祖輩,自有家譜以來,就是這樣乾的,且每一次遭遇這樣的大災和囤糧之後,周家的家業,便要再狠狠地上一個臺階。
這是慣性,一個家族嘗過一次甜頭,那麼就會形成依賴,周家在經營家業方面,雖也會打著所謂詩書傳家,勤儉持家之類的名號,可實際上……真正的手段就是豐年囤糧,災年囤貨居奇。
此次,周家借貸了不少的銀子,可以說……能抵押的都抵押了。
畢竟,這一次沒有選擇,出了張安世這樣的變數,逼得他不得不進行豪賭。
可現在,他有信心!
不過……各處粥棚的粥飯,依舊還在發放。
這令周舉人心中還是略有不安的一點!於是,他不得不進行一次又一次的計算,最後得出的結果,也總是讓他安心。
不可能,絕不可能的!
太平府的糧食……應該已經告罄了。
絕不可能再有了。
這定是迴光返照!
與此同時。
一隊模範營抵達了開封,隨來的還有大量的人員。
有戲班子,還帶來了大量的書本、報紙,還有一車車的貨物,用油布裹得嚴嚴實實的。
戲班子一到,東城這裡頓時熱鬧了起來。
這戲班子一到了傍晚時分,就開始唱戲,唱的多是一些包拯殺駙馬,或是三國之中三顧茅廬之類的內容。
尋常百姓,最愛瞧這種樂子,因而,白日勞作,夜裡還有娛樂,能吃飽喝足,這營地裡便越發的穩定了,甚至連從前的一些小偷小摸,也漸漸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