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敬不敢怠慢,忙道:“卑下謝恩。”
朱棣揹著手,隨即對兵部尚書金忠道:“金卿家,以為如何?”
金忠沉吟了片刻,道:“陛下,臣以為……並無不可。”
“噢?”朱棣有些詫異。
這真是出乎預料,他原本以為金忠會極力反對。
畢竟兵部尚書,對於封爵的事是很敏感的。
或者說,大明百官,對於封爵也大多反感。
朱棣笑吟吟地道:“金卿倒也開豁。”
金忠道:“朝廷養著百萬官兵,這百萬的官兵,每年所花費的人力物力,實在是不可計數。不只要授予他們土地屯田,要花大氣力搞馬政,如今更要採購大量的火器,供給他們軍糧,至於其他的賞賜,更是數都數不清了。”
頓了一頓,金忠繼續道:“花費這樣大的氣力,是為了什麼呢?自是為了保我大明四境安寧,使百姓可以安居樂業,模範營的戰功,臣是親眼所見。而至於模範營的練兵之法,其實臣也是現在才從太子殿下口中得知,果如太子殿下所言,此等驚世駭俗之法,確實值得稱道和推廣。”
“若陛下只封賞出一些侯伯,賞賜出了些許的錢財,就可使天下的官兵們知道,若他們也能效法模範營,將來亦可封侯拜相,因此,一個個盡心實意去學,那麼……對朝廷而言,哪裡是損失了些許的封賞,而是得到了百萬精銳,實是可喜可賀的事。”
金忠沉吟了片刻,又道:“臣掌兵部,對於朝廷無度的封賞歷來是反對的。可臣並非是吝嗇之人,臣為陛下當著兵部這個家,就該學會算好這一筆賬,哪些封賞是不該,哪一些是非要花出去的,卻還是明白。”
朱棣頷首道:“是啊,銀子要花在刀刃上,封賞也是一樣。當初朕靖難,若是有這樣一支勇士營,何須耗費數年才打到南京城來?數年靖難,又造成了天下多大的災難,耗費了南軍和北軍多少的錢糧,由此可見,精兵的緊要。朕今日就要千金買骨,要教天下人知曉,朕有的是封賞,沒什麼是捨不得的,只要能效模範營能夠成事,這些封賞又算什麼?”
說罷,朱棣雷厲風行地詢問朱勇:“營中有多少千戶?”
朱勇聽的嚇了一跳,結結巴巴地道:“十……十三人……”
朱棣大氣地道:“都封伯。至於你……朕再敕你為侯,將來你襲了你父親的公爵,你這侯爵,便可傳予你的次子。你朱家一門,有一個公爵,一個侯爵,世襲罔替!”
大明最頂級的爵位,應該是徐家的一門兩個國公,也即徐家兄弟的魏國公和定國公。
而朱勇這成國公之後,平白竟得了一個可世襲罔替的侯爵,卻令他不禁震驚,一時說不出話來。
朱棣又看向張軏:“朕也賜你侯爵。”
張軏身軀微震。
他的兄長張輔如今已是英國公了,當然,這是得了父蔭的緣故,而張軏只是次子,是沒有資格襲爵的。
當然,他憑藉著戰功,也早已得了一個伯爵之位,不過如今又封了侯,卻是意外之喜。
張軏顯得格外的激動,將門之後,心心念唸的自是封侯拜相。
於是忙道:“臣謝陛下恩典。”
朱棣瞥一眼丘松,道:“他也照此例吧。要明發詔書,昭告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