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二百九十六章:血流成河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九十六章:血流成河 (2 / 5)

朱棣繼續問:“什麼叫事情好辦?”

高祥道:“以往的時候,官紳不納糧,隱田不繳賦。所以這賦稅多是向小民徵收,小民大多大字不識,對律令也都不懂,逆來順受,所以這加派,他們既然敢怒也不敢言,即便敢言,也不知如何言。”

高祥頓了頓,繼續道:“可太平府,為了打擊白蓮教,所以清查了隱田,且官紳必須與官府同舟共濟,為了清除白蓮教餘孽,所以需一體納糧……”

張安世站在一旁,聽得感動不已,高祥真的……

哭死……這傢伙到現在還惦記著打擊白蓮教的事,他張安世都險些忘了。

高祥繼續道:“這些官紳還有讀書人要納糧,尤其是清查了他們的隱田之後,再加上攤丁入畝,那麼就必須得按規矩來,不可授人以柄,若是不能保證公平公正,不能堵住他們的嘴,則是後患無窮,他們必要在鄉里教唆百姓,或是扇動人四處狀告,鬧得雞飛狗跳。”

朱棣聽罷,勐然醒悟。

“這個規矩必須有,有了規矩,別人是多少,他們就是多少,該他們的就是他們的,該官府的就是官府的,大家各行其是,唯有如此,才可讓人無話可說,把事情辦下去。”

朱棣審視地打量著高祥。

他隨即挑眉道:“可沒了損耗,官府是否要拿出一大筆銀子?”

“是。”高祥道:“這是威國公的主意,不過這一筆銀子,說大不大,說小也是不小。若是在以往,這筆錢可謂天文數字,僱傭這麼多人運糧,還有車船的開銷,官府根本無法承受。可太平府為了打擊白蓮教,開徵商稅,有了商稅,這就是一筆小錢了。”

“這等於是用商稅補了一些糧稅,而要徵商稅,也不好徵,首先得要確保。在太平府的商賈能在太平府穩當的經營,如若不然,就是竭澤而漁而已,所以同知廳這邊,現在多了一個職責,就是偶爾要為作坊排憂解難,給他們提供一些便利,譬如對作坊的聚集區域,要增加一些道路和橋樑的修建,還需興建一些碼頭,除此之外,盡力要讓差役不得去滋擾商戶,其中種種的細務,賤民也是一言難盡。”

朱棣聽罷,卻覺得這其中環環相扣:”為了向士紳徵糧,就得廢黜損耗,確保公平公正。要解決損耗,就需有商稅,而要讓商賈們不因商稅而逃亡到其他地方,又要盡力不滋擾他們,對他們進行安撫……這……行得通嗎?“

高祥便道:“這一方面,需要同知廳辦事穩妥,不出差錯。除此之外,還有推官廳,推官廳要能及時收集到百姓的輿情反饋,確保不會生變。是了,還有照磨所,照磨所要約束官吏,使他們不敢越過雷池。再有就是下頭各縣,各縣的縣令、縣丞,哪怕是主簿和典吏,甚至是文吏、差役,都需盡心竭力。”

朱棣道:“你做同知的時候,對下頭三縣,可有了解?”

高祥道:“略知一些。”

朱棣隨口道:“蕪湖縣的縣尉是何人?”

高祥立即就道:“劉武道,此人年邁,身子不好,不過自威國公打擊白蓮教以來,他也盡心做了不少事,帶著縣裡的差役,阻止過幾次徵糧引發的亂子。”

朱棣有些驚奇,又道:“那麼當塗縣的主簿又是何人?”

高祥不加思索的就又道:“姓陳名舟,陳舟這個人,辦事很謹慎,負責的就是錢糧的事,三縣之中,當塗縣的賬目是最清楚的。所以賤民當初,都讓各縣的主簿,向這位陳主簿學一學。不過這一次,他也被罷官了。”

朱棣倒吸一口氣,越聽越覺得匪夷所思。

“你辦事如此得力……”朱棣看了高祥一言,眼中有著掩蓋不住的欣賞,他隨即沉吟著,口裡道:“這府中上下的事,盡都瞭如指掌,為何當初……不曾有人舉薦你?”

這是一個人才啊!至少這樣的人,按理來說,不該只是屈居於一個府裡的同知。

“賤民並非是什麼賢才,從前和絕大多數同知一樣,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才幹。”高祥臉上沒有一絲得意之色,反是平靜地道:“至於陛下所詢問的這些事,都是自威國公上任之後,為了打擊白蓮教,下官不得不去了解和走訪的事,整個太平府,與其他的府不同,必須要有效的解決軍令所引發的問題,這府中上上下下的人,其實多數和賤民一樣,並沒有多大的區別。”

這傢伙倒是實話實說了。

朱棣忍不住瞥了張安世一眼。

而後,朱棣道:“知道你為何會在京察中評為劣等嗎?”

“賤民不知。”高祥不是純老實人,這種問題這個時候,他知道自己是不能答的。

朱棣則是冷冷一笑,他此時反而沒有大怒,而後卻是看向吏部諸官,冷聲道:“你們呢,你們為何將他評為劣等?”

蹇義等人,一個個只實實在在地跪著,默不作聲。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