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眼中閃過一絲諷刺,轉而道:“京察之事,是誰主持?”
短暫的沉默之後。
功考清吏司郎中劉榮,戰戰兢兢地叩首道:“是……是臣。”
朱棣死死地盯著他:“你認識高祥?”
劉榮顫著聲音道:“不……不認識。”
朱棣立即就問:“不認識,為何他為劣等?”
“他……他們……受到了檢舉……”劉榮道:“許多百姓,怨聲載道,說他們在太平府作威作福,盤剝百姓……”
朱棣道:“何人檢舉?”
“乃……乃當塗縣百姓楊丹以及蕪湖縣百姓鄧聰人等……”
朱棣此時倒是回過頭來,看著高祥道:“他們是什麼人?”
高祥如實道:“乃本地富戶,那鄧聰還是至正年間的秀才,他有一子,也已中舉,此番從他家裡清丈出來的隱田,多達三千五百餘畝。至於楊丹,此人隱田也在千畝以上。”
朱棣點頭,神色還算平靜。
可令人始料未及的是,他突而對陳禮道:“派人……圍了這了兩家,此二戶誣告,誣告者反坐,楊丹與鄧聰,立殺。抄沒他們的田產,家中其餘人,流放新洲。”
陳禮道:“遵旨。”
隨即挎刀而出。
那劉榮聽罷,似觸電一般,整個人似是嚇得魂不附體。
檢舉的幾個民戶,都是這樣的下場,那麼……像他這些人……只怕……
他驚得渾身顫抖,想也不想的就立即對著朱棣叩首,磕頭如搗蒜,口裡滿是悲切:“陛下……陛下……”
朱棣卻是冷靜地繼續問道:“接到了檢舉之後,進行了核實嗎?”
“核……核實過……不,沒有核實……有……有核實……”他說話開始變得語無倫次。
因為他悲哀的發現,好像他無論說什麼,都是錯的。
核實過,那麼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沒有核實?沒有核實你就敢這樣不分是非?
朱棣似是在努力地隱忍著怒火,厲聲道:“到底核實過沒有?”
“陛下,他們的官聲極壞,影響十分惡劣,臣……臣當時……也是聽說這些事,便……便……”
“官聲極壞?”朱棣道:“又是何人,說他們官聲極壞?”
“是……是……”
朱棣道:“你不說,就是包庇!”
“當時臣在吏部部堂,聽主事梁尚師、吳開生二人說起此事……”
朱棣道:“這二人……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