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的二兄朱高煦,畢竟還是戴罪之身。
這數來數去,還能活蹦亂跳的,不就是他朱高燧自個兒了嗎?
躺著也能克繼大統?
若如此,那可真是……難怪了。
難怪算命的說他有九五之象,原來竟是如此。
只是,趙王朱高燧就算心頭再得意,也知道自己此時必須做出悲痛的樣子。
他如喪考妣狀,他幾乎是由人攙著進宮的,一見到朱棣,便拜倒在地,淚流不止。
“得聞皇兄病重,安南侯受難,兒臣……兒臣悲不自勝啊……嗚嗚嗚……”
朱棣聽著心裡更加難受了,他此時正處在最虛弱的時候。
畢竟,張安世這樣的左膀右臂,且算起來,也是他最重要的心腹之人,如今卻因他的一念之差,而害了性命。
至於太子……也令朱棣無比的擔憂。
處在這種情緒之下的朱棣,不像一個九五之尊,卻只像一個痛不欲生的父親。
現在見了自己的小兒子,心情鬱郁的朱棣,溫和地道:“好啦……知道了,知道了。”
雖然父皇什麼都沒有說,可趙王朱高燧的心裡卻是甜滋滋的。
他很清楚,此時父皇是情感最虛弱的時候,他這小兒子作為一個大孝子,一定要隨時陪在父皇的身邊。
畢竟,這可是天賜良機啊。
“兒臣……已尋了良醫,去往了東宮……相信皇兄的病情,一定可以好轉。”
朱棣道:“有心了,你有心了。”
“此醫姓周名榮,名震天下,最擅的便是金石之術,且有異能,他救活的人,數不勝數,人人都叫他周神仙。”
鑑於整個御醫的水平比較次。
說實話,宮中貴人們的平均壽命,可能比絕大多數的富戶人家還要低。
有明一朝,大抵都是如此。
由此可見,這御醫的水平。
以至於後來有些皇帝,寧可自己煉丹來治病,也不敢輕易傳喚太醫。
神奇的是,那些煉丹且諱疾忌醫的皇帝們,居然都十分長壽,譬如活了五十九歲的嘉靖皇帝,還有活了五十八歲的萬曆皇帝。
由此可見,你瞎幾把的煉點重金屬來吃,一般情況下,也比吃御醫院那些大聰明們開的藥效果要好。
朱棣對太子的病情,十分看重,他聽罷,打起精神道:“是嗎?周神仙……此人當真神奇?”
趙王朱高燧道:“這周神仙在北平一帶行醫,活人無數,最擅練符水,凡賜下符水,必定藥到病除,兒臣……兒臣在北平鎮守的時候,早聞他的大名,所以自打入京城之後,便請他南下,父皇……此人有大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