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正斌今天做早點,沒有往常悠閒,他時不時觀察街上行人,希望能看見想見到的人。
昨晚十點,他父親才由廠裡的212吉普車送回家。
曾正斌等父親洗完澡,就立即把隨心來自家飯店吃飯時談的事情告訴了他父親,他父親一聽說隨心能提供這麼多種類的野味,高興得簡直把疲勞都忘了,知道隨心住在前面的龍江賓館,就想讓曾正斌陪自己去賓館找人,不想失去這機緣。
曾正斌被父親的言行弄得哭笑不得,才認識,又不怎麼熟,怎麼能去省『政府』的賓館查戶口?只好安慰父親,說那兩人是來江中瞭解食材價格的,門前這條街就是賣菜這些食材的,說不定明天早上就會來,見到了,自己一定請進他們,何況,他們下個月也會來,自己一看就知道他們是說話算數的人。
曾正斌的父親這才作罷。
今天早上起床,母親就說自己的話讓父親喜得半天睡不著。
曾正斌的父親叫曾國亢,五十一歲了。
曾國亢的爺爺是北方人,年輕的時候進關到京城謀生路,碾轉到一家酒樓當店小二。當時,酒樓裡有一位凋零無後的老廚師,廚藝高超,雖年老有病,酒樓的老闆也不敢辭退他,因為讓酒樓出名的當家菜、特『色』菜就是他做的,只有老廚師在,生意才能好。
因為老廚師身體弱了,酒樓老闆就派曾國亢的爺爺在閒時照顧他,尤其是晚上的起居,但沒多出一個銅子的工錢。
曾國亢的爺爺領了這個多出來的沒工錢的差事後,真是盡心盡力地照顧這一位凋零無後的老廚師,這樣過了一年多,這位老廚師是考證出了曾國亢的爺爺的宅心仁厚,就決定收他為傳人。
這個決定讓老闆和曾國亢的爺爺都大為高興,一個是不用擔心沒了老廚師而讓酒樓生意不好,另一個是知道學了老廚師的手藝後就會一生衣食無憂。
也是在做了老廚師的徒弟後,曾國亢的爺爺才真正知道了老廚師的來歷,老廚師隱秘地告訴他,他是一個御廚,因為宮中不可描述的事情,他保住了一條命,流落在社會,絕不敢提自己曾經的御廚身份。自此,這位廚藝大師就把本欲帶入棺材的珍藏御膳菜譜和一身烹飪絕藝傳給了曾國亢的爺爺,曾國亢的爺爺也真心侍奉師父,給老御廚送了終。
越往後,曾國亢的爺爺手藝就越精,名氣越來越大,當然工錢也越來越豐厚,自然就成家立業。由於有食材,竟把御廚老爺子傳給他的御膳房菜譜做了個遍,可惜,在這家酒樓的老闆去世後,他兒子抽上了“福壽膏”鴉片),眼看著這偌大家業衰敗了下去,無以為繼。
因為曾國亢的爺爺手藝精湛,名聲遠揚,請他當大廚的達官豪紳富賈之家加酒樓絡繹不絕,曾國亢的爺爺眼見東家不爭氣,就只好另謀出路了,師承了名家的曾國亢的爺爺就開始了在達官豪紳富賈之家的烹飪之途。
到晚年,見多了權貴富賈的興衰,心頭就形成一個信念:與其給後輩留錢財,還不如傳手藝,有一手好廚藝,子子孫孫都衣食無憂。
曾國亢的爺爺隨東家每到一處,就把當地好吃的佳餚名吃做法學到手,因此,他到晚年,做什麼都拿手。
後來,見皇庭垮塌了,也就沒了禁忌,曾國亢的爺爺就把御廚傳人的身份透了出來,這也更讓他在業內名聲大噪。
曾國亢的父親也不得了,名氣更大,為了他,甚至在兩個軍閥之間發生了一場不大不小的戰爭,死了不少當兵吃糧的人。
當時曾國亢的父親被一個軍閥所聘,這個軍閥好大喜功,有一名御廚,就不免吹自己有帝王享受。
另一個軍閥知道了曾國亢的父親手藝後,就動了心,要讓曾國亢的父親為自己服務。經過周密佈置,派出精幹連隊配備車輛,趁這個軍閥不備時,就把曾國亢的父親一家人搶到了自己地盤,氣得那個軍閥打上門來,卻已無可奈何,這時的曾國亢正在襁褓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