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這麼好吃?”藍萍因為不清楚一些“名小吃”的精細做法,心裡不免有些疑義,如果她把看過的《紅樓夢》裡關於茄子的做法加以聯想,就會知道“名小吃”是名不虛傳。
《紅樓夢》裡王熙鳳說:“你把才下來的茄子把皮剝了,只要淨肉,切成碎丁子,用雞油炸了,再用雞脯子肉並香菌、新筍、蘑菇、五香腐乾、各『色』乾果子,俱切成丁子,用雞湯煨乾,將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裡封嚴,要吃時拿出來,用炒的雞瓜子一拌就是。”
這個菜譜隨心將信將疑,試想,這麼多樣的東西,火炒油炸湯煨,拌在一起,那茄子還存在嗎?還有茄子的味兒茄子的影兒嗎?這個菜的真實『性』與製作的可行『性』實在值得懷疑。
不過,隨心想,如果這樣做,或許才是對的:
茄子仍是茄子,其它的各『色』雞脯子肉並香菌、新筍、蘑菇、五香腐乾、各『色』乾果子也存在,做法是:先將準備的茄子肉“用雞油炸了”,然後放一邊,下面“雞脯子肉並香菌、新筍、蘑菇、五香腐乾、各『色』乾果子,俱切成丁子,用雞湯煨乾,將香油一收”是單獨做,之後將二者“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裡封嚴,要吃時拿出來,用炒的雞瓜子一拌就是。”
隨心打定注意,自己用兩種方法各做一次,讓萍萍她們來品嚐有沒有茄子的味道和好不好吃。乾果子,不外乎是腰果、花生米、核桃、板票這類可以入菜的果實。
而“金陵灌湯包”呢!
“金陵灌湯包”用料考究,製作精細,它用精粉燙麵制皮坯,選用肋條肉為餡心,用鮮骨髓湯打餡,配以十多種上等調料佐味。包子鮮香肉嫩、皮簿筋軟、外形玲瓏剔透、湯汁醇正濃郁、入口油而不膩。
做“金陵灌湯包”,真正費時費力的是做這個湯,看它的湯配方和工藝就知道有多麻煩。
湯配方:鮮豬皮皮『毛』去皮下的肥肉)200g;常溫水1000g;薑片6g;蔥段16g;砂糖2g;醬油1g。
工藝:鮮豬皮在開水中煮20分鐘主要是煮去肉味),把水倒掉後,重新按配方時的水量加入,煮1小時,除去姜、蔥,保留煮肉的汁及豬皮,把煮好的豬皮放到絞肉機裡絞碎兩次,然後再放到預留出來的肉汁裡,總重量要跟沒有煮之前保持一致,如果不一致,則要加入補夠,然後加入砂糖、醬油,再煮2小時30分鐘至豬皮化掉,起鍋後用40目的小篩子過濾一下,把大粒的沒有煮溶的豬皮去掉。把煮好的湯汁預冷,凝固。凝固後切碎,拌到肉餡裡,快速包制,否則豬皮凍會化成為水影響包子的製作成形。
所以,“名吃”之所以成“名吃”,“名吃”之所以好吃,實在是它的做法經過了千錘百煉,透過不斷改良後才真正定型。
想法、記憶在腦中掠過,隨心笑道:“只要做得和‘金陵灌湯包’類似,就真的會好吃。”
“那好呀,我以為沒豆腐腦吃了,今天早飯吃不好呢!”藍萍淺笑道。
“怎麼會呢!”隨心好笑,“江中市是個歷史悠久的名城,好吃的不少,姊妹糰子、荷蘭粉、紅燒蹄花、三角豆腐都挺好吃的。姐,明年我們到江中後,就把江中市好吃的吃遍,再編個選單,點想吃的吃。”
隨心確實很好吃,保留著上世好吃的記憶。
藍萍看看隨心,點頭笑了。
喜歡重生之一路隨心請大家收藏:()重生之一路隨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