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唐末大軍閥> 第469章 船堅炮利,不止要針對吳國水師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69章 船堅炮利,不止要針對吳國水師 (1 / 2)

“按陛下打算,除了於我朝水師戰船上安置遠端水戰武器之外,讓臣再多加思量還有何火器亦可為船艦配備......”

被在鄭璠被召見入宮,便又已經按李天衢授意,讓他思付關於水戰用具的裝備改良,倒也是見怪不怪了。成天可以搗弄火器,這也正與鄭璠痴迷的愛好相符,如今投從效忠的主公有奇思妙想,也任由他盡展所長。所以這次聽宣覲見,鄭璠很快就答覆道:

“我軍亦可在艨艟等戰船上裝備猛火油櫃,待敵船接近時突發猛火,以焚燒船隻連同上面兵卒,應也能使敵軍猝不及防;而臣亦曾想過,是否可以在鉅艦上配置投石機,以遠距離轟擊敵船。

只是如以絞盤、絞索乃至支架組構的炮石機具巨大,非鉅艦不能承載,再囤放巨石彈的話...恐怕也會拖緩船艦行速。而且水上顛簸不定,準頭也會極差。聽聞吳軍水師機動靈活,恐怕也能輕易躲開拋石攻擊。”

“陸上用的投石炮具固然相對笨重,也須大量人力牽引操控。可是我軍既可以改良火器,廣招能工巧匠改善拋石機制式功效,朕以為也是可行的。”

李天衢口中說著,心裡則想著按說鄭璠本來會為吳國效力,船艦水戰時利用猛火油燒殺敵軍,也正是五代時節為吳軍水師採用,而且後來還被一些國家效法......

正史中的南唐面臨北宋大軍侵攻,於水戰中以猛火油破敵,按記載“放猛火油,中人皆糜爛,火不能滅”,再輔以“實蒹葭,灌膏油,欲順風縱火”的戰法,而本來由以火器改良應用而見長的宋軍卻是“王師不能支”...所以後來在趙匡胤的授意下,宋國軍器作坊下又設立的猛火油作。

如今鄭璠便能想出這個法子,這倒也不稀奇。

然而到了宋朝時節,西夏便有一支特殊的軍旅號為潑喜軍,裝備旋風炮那等小型拋石機,卻是由駱駝裝乘,炮具家安置在雙峰駝背之間。也足以發生密集如雨的石彈...一隻駱駝能載負的炮具又能有多大?如果安置在中大型戰艦上,又會形成怎樣的規模?倘若成規模用以發射的石彈,再換成改良的火氣炮彈呢?

李天衢也沒指望以現在的時代背景,便能發明出大口徑的火炮來,但是宋、夏朝時間線迄今相距不遠,很多武器的改良也是隔著一層窗戶紙去捅破。那麼給麾下諸部水師配備成批的小型拋石機,這個計劃還是可行的。

“便如以往利用拋石機裝盛猛火彈轟擊城關那般,水戰中施發的炮彈,其中放置猛火油...那樣的殺傷效果卻又如何?聽聞荊南舟師敗兵轉述彭澤一役的戰事經過,李神福趁風縱火焚船,還是要運用吳軍水師剽輕迅猛的特點,吸引成汭指揮的鉅艦注意,再立刻調遣火舟鑿穿船體...而我軍若得以改良拋石機,施發密集的猛火彈,不是也能起到一樣的效果?”

經李天衢言語提示,鄭璠兩眼放光,也立刻喃喃說道:

“是啊...以厚實的瓦罐為炮彈,內盛猛火油、外點明火,施發出去之後撞上敵軍戰船上碎裂,如此飛濺的火油遇明火當即點燃,能夠迅速在戰船上燃起火勢,如此敵軍也根本無法撲救!

眼下無非是要改良水戰用拋石機,而猛火彈的制式也須重新進行調整,臣以為...此法可行!”

李天衢點了點頭,隨即道:

“當年馮弘鐸丟了升州,而統領武寧舟師歸投於朕,如今他雖病故,麾下水軍諸營,連同荊南舟師餘部也盡為我朝所有。加上這些年來練成的水軍,又打造諸式船艦,足以震懾周邊諸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