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唐末大軍閥> 第457章 嶺南之王,你看安南那邊怎麼辦?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57章 嶺南之王,你看安南那邊怎麼辦? (2 / 2)

本來李天衢實際掌控的疆域向南延伸到了鄂嶽一帶,中間畢竟還隔著荊南、湘楚、兩廣、黔貴之地,結果眼下忽然卻針對更往南的靜海軍藩鎮有感而發,這聽起來他似乎也未免管得太寬了些......

可是奉劉隱旨意趕赴汴京覲見的楊洞潛,如今官居大理寺評事,身兼清海軍建武節度使判官,本來便是以足智多謀而得受重用。李天衢也知道他不但時常為劉隱出謀獻策,後來當劉隱之地劉陟繼位,並建立起五代十國當中的南方政權之後,也由這楊洞潛謀劃部署,使得嶺南地域吏治清明,人民安居樂業,而史載有述“梁唐之世,天下大亂,而嶺海小康民不受兵,洞潛之力也”......

所以聽李天衢長聲說罷,楊洞潛立刻敏銳的意識到魏國帝君話中的玄機,遂當即稟道:

“陛下,鄙鎮既已向上國稱臣,非但年年朝覲上貢必不怠慢,廣州船塢亦會對上國諸處市舶司海船大開方便之門。而吾主佔據兩廣,把控海疆,為陛下征討不遵王化的藩鎮,亦是責無旁貸。如此陛下但有旨意,鄙鎮自當遵從!”

李天衢呵呵一笑,又意味深長的說道:

“靜海軍藩鎮,形勢不比兩廣、黔貴之地。當年漢武帝滅南越國,而設交趾、九真、日南三郡伊始,至今千餘年的光景,靜海軍便一直為中原王朝治下領土。只不過遠有大漢伏波將軍馬援定亂平叛,近有落雕侍御高駢襲破諸蠻、收復安南。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畢竟交趾故地,東南面與諸土藩接鄰。每到中原亂世,也難免有野心勃勃之輩意圖自據一方...我等俱是華夏漢唐子裔,稟炎黃衣冠、延漢家血脈。然而靜海軍漢民與西南諸蠻雜居相處,便如匈奴先祖本為夏后氏之苗裔,皆出於黃帝,本與華夏同源,卻因居於北蠻,久之被髮左衽,衣裳風俗也與漢民大有不同。

畢竟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中國入夷狄,則夷狄之。而中原諸國紛爭對持,交趾靜海軍倘若趁機自立一國,倘若時日久了,也未嘗不與華夏衣冠漸行漸遠。而劉節帥掌控清海軍,嶺南四十五州,本來便屬安南都護府下轄廣、桂、容、邕、安南五管之地......”

李天衢說著,忽的頓了一頓,繼而又道:

“朕倒是以為,除了分劃出的桂管經略五州,改設為靜江軍藩鎮而為楚國所佔之外。雖然中土諸國林立,而劉節帥倘若能一統安南都護府下轄疆土,定靜海軍交趾諸州,併入清海軍以此穩固西南面漢家疆土,憑此大功,又何止當封郡王爵?便如趙、鄴、閩、吳越諸國那般,劉節帥當封粵王,而永鎮嶺南兩廣、交趾安南之地。”

聽李天衢把話說到最後,楊洞潛也不住雙眼一亮,他也立刻聽出了魏帝的意思。如今為楚國所佔的靜江軍領地,就讓劉隱別再惦記了,這是要大力慫恿清海軍應當把戰略目標往西面轉移,去拿下如今由曲承裕掌控的靜海軍藩鎮領地。

更何況,李天衢也已親口承諾,清海軍藩鎮,倘若能兼吞下屬於靜海軍掌控的安南諸地...那可就不只是以藩鎮節度使的身份統掌一方,而且完全承認劉隱可以受封王爵,而有了自建一國的名分!

喜歡唐末大軍閥請大家收藏:()唐末大軍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