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唐末大軍閥> 第674章 這場局,我不去,由得你們打到頭破血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74章 這場局,我不去,由得你們打到頭破血流 (2 / 2)

而沙河縣城門之上,符習眼見前方魏國軍隊有條不紊的開始調轉方向,看來是打算往南面返程撤離...他雖然鬆了一口氣,可是臉上也不由的流露出幾分訝然。

魏朝只因晉國搶先佔據道路要隘,就當真如此輕易的放棄吞併我趙國疆土?

雖然先前趙國向魏朝稱臣,但是地理位置上與晉國更為鄰近。而符習於年少時,就便投身至成德軍藩鎮擔任牙校,以往雖然也曾與河東兵戎相見,但後來彼此和睦時期,他相對也與晉國成名的宿將來往更多些,所以趙國應該是投魏還是聯晉,符習的主張本來便傾向於後者。

而李天衢自也曉得,正史中王鎔為張文禮所殺,這符習便主動去哭拜李存勖,表態“臣世家趙,受趙王恩,王嘗以一劍與臣使自效,今聞王死,欲以劍自裁,念卒無益,請擊趙破賊,報王冤”...而後也就順理成章的為李存勖改國號稱帝的後唐政權賣命。

所以也不必郭崇韜處心積慮,符習因王鎔被殺,而宗室後嗣無人,也願意由晉國接管趙國全境疆土。可是考慮到魏朝與趙國之間的臣屬關係...魏帝也必然會打算兼併趙國,更不能眼睜睜看著晉王壯大實力,那麼圍繞著趙國幾州之地的爭奪,也未嘗不會成為魏、晉兩大國爆發戰爭的導火索。

而晉王心腹郭崇韜先前也曾有言,如果魏朝的軍隊要強行殺至真定城,即便現在與魏帝公然為敵的時機還不算成熟,但是晉王李存勖也已做好了全面戰爭的準備。畢竟趙國諸州領地,無論如何不能再落入魏朝的掌控當中,而符習奉勸高行周、高行珪兄弟就此退兵,實則先前已經下達命令,把守沙河的趙軍士兵都已經擎弓在手,排列開陣列,隨時準備抽出箭簇進行齊射...也有軍漢開始校正床弩,乃至備置一應守城器械。如若魏軍強行攻城,便將立刻面臨狂風暴雨一般的反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就算魏朝軍隊選擇繞過沙河縣城,經過趙州地界,仍要奔赴鎮州真定。可眼下趙國都城那邊。也有幾路晉軍會集,魏、晉兩軍真要在真定城下交戰,那麼郭崇韜也將立刻調遣部眾截斷魏軍後路,以形成關門打狗之勢。就算戰端一開,也就意味著與魏帝徹底撕破了臉皮,但起碼趙國全境疆土,也將由晉王接管兼併。

可是本來意圖北上的魏朝軍旅...就當真如此輕易的退了?

符習也是一頭霧水,好歹他有自知之明,曉得就憑自己的名氣,以及麾下統掌的兵馬,也不足以震懾到魏朝軍隊知難而退。我這邊都已經做好硬抗死戰的準備了,結果你們到了城下溜達一圈,便又大搖大擺的回去了...這到底又有什麼用意?

然而符習就算想破頭,也實在想不出個所以然來。心說也只有儘快把魏軍的動向,立刻向李存勖、郭崇韜稟告,便由晉國君臣定奪便是...可無論怎麼說,好歹魏帝放棄兼併趙國的打算,想必晉王也是樂見其成的。

如此這般,高行周奉李天衢口諭,率部至趙國南隅走了一遭,也並沒有與符習所部趙軍,乃至他背後的晉軍爆發任何衝突,便返程要趕回汴京去。而李存勖那邊,也仍在調動軍旅猛攻趙國國都真定城,還分撥部曲趕赴其餘各處州府,勢必要儘快的佔取趙國全境。

然而與此同時,成功說動王處直,又自告奮勇北上前去請求契丹庇護北平國的王鬱,也已趕至原屬唐朝柳城郡,而按耶律阿保機旨意,“以漢俘而建錦州”而得名的錦州地界,並立刻表明來意,請求拜會契丹國主......

喜歡唐末大軍閥請大家收藏:()唐末大軍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