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接下來幾年風調雨順,又有新作物加持,國庫用不了多久也就能重新豐盈起來。”
“屆時所有問題就能迎刃而解了。”
說話間,也只能把滿腔的希望寄託在馬上收成的紅薯上。
這個紅薯葉子田裡送來了不少,在場的官員們基本都嘗過了,也對馬上而來的收成更加有信心。
若是真的能畝產一千斤以上,種上個一兩年,他們大周百姓的溫飽就能解決了。
屆時朝廷還怕收不上來稅麼?
羅鏡文也是這樣想的,所以他才敢這樣開口。
只要國庫充盈,朝廷勢大,哪裡用怕現在那些掏了鉅款的商賈們做什麼小動作?
“石大人,明日上朝之前,希望你把合適的名單確定下來,我們儘早派人去接觸。”
能負擔得起這樣鉅額財物的家族,他們大周並不多。
只要稍作整理,很容易就把名單列出來。
石有為見不使用者部掏錢,自然無所謂,直接就答應了下來。
至於淮南王出兵打胡族這件大事,已經沒人提起了。
連讓朝廷下個旨召他回來,不許他出兵都沒人提出來。
畢竟聖旨估計都到不了西南,還不如先處理現在最重要的賑災事件。
等西南平定了,東南的不就是朝廷的了?
……
散朝後,羅鏡文沒顧得上別的,先去找了王閣老。
和他說了這事後,王閣老看起來挺不高興的。
“這趙成書早就知道東南的事情,先前他卻從沒有在朝廷提過。”
“他還整日自詡什麼朝廷清流,什麼為國為民,結果也不過是個自私自利之人。”
“若是沒有他的允許,淮南王府能在他徒弟的幫助下斂下如此多的財富?”
都夠大肆出兵去攻打胡族了,這東南現在的錢得多有錢啊!
這些錢若是王閣老自家人拿了,自然沒有任何問題。
可拿的是死對頭的人,王閣老就不高興了。
憑什麼這姓趙的離了朝廷,他和他的人都還能混得這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