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我猜測,就是因為如此,這淮南王才會突然出兵攻打胡族。”
“他知道我們開春時買了很多紅薯種子種下,馬上要解決朝廷的糧食問題,平定災區。”
“他怕斂下的財富要上交朝廷,所以才會藉機去攻打胡族。”
“這樣屆時我們朝廷問他要錢,他也有足夠的理由說錢已經花完了。”
王閣老點頭,贊同道:“你分析得很有道理。”
“淮南王一個武夫想不到那麼多,這些想必都是趙成書和他那個徒弟教的。”
“東南如今這麼富有,確實像你想的一般,得早日把亂賊平定了,讓他們的稅收能運達朝廷。”
羅鏡文得到讚揚,高興地說道:“所以散了朝,我第一時間便來和老師商議。”
“此次我提議向民間商賈借錢賑災,雖然有反對之人,可最終還是被採納。”
“老師你覺得,此次我們該找哪一家合作比較好?”
這借錢的人肯定得經過多方面考量。
畢竟借了這筆鉅款出來,朝廷也會適當給點利益。
若是他們選中的人,那朝廷給多點,那就更捨得了。
王閣老想了想:“江南的沈家與黃家都有這樣的實力,可他們的同姓子弟不爭氣,最高也不過在朝為五品官。”
“就算想透過此事讓他們掌權,也需要不少的時間。”
“在你徹底掌握朝廷之前,我需要有一個人能幫你先把朝廷把持住。”
羅鏡文虛心地問:“老師心中可是已經有了人選?”
王閣老摸了摸今日才修剪過的鬍子,眯了眯眼睛。
“確實有一個。”
“平陽沈家。”
羅鏡文有些猶豫:“可沈家就在東南與西南接壤處,與東南關係可能不一般……”
王閣老笑道:“不會,沈家會站在我們這邊的。”
羅鏡文突然想起:“禮部尚書沈華粱!”
王閣老點頭,“嗯”了一聲。
“就這麼決定吧,剩下的你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