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過程中,迅速完成從農民到戰士,這一角色思想上的轉換。
列隊訓練,讓戰士們明白什麼是令行禁止。一個命令下達,必須聽從指示,做到相對應的動作。
除了佇列訓練,就是長槍吊磚頭三點一線的舉槍瞄準訓練。
民兵出身的只有極個別摸過槍,開過槍,大多民兵平時接觸的武器不是大刀,就是長矛。
一幫農民出身的泥腿子,就甭提了。
新兵拿到的槍都是沒有裝子彈的,即使這樣依舊讓他們興奮不已。
吊磚頭的端槍瞄準訓練,可以讓他們在開槍的時候,手臂更加的沉穩,長期訓練會讓肌肉形成一個固定的記憶。
只要端起槍來,下意識就會用上這麼大的力道。這樣無論以後面對什麼樣的情況,只要端起槍,也不會手抖。
能夠保證每一顆子彈,都是朝著瞄準的方向擊發。
自從加強連的訓練開始之後,楊牧就開始忙碌起來。
白天忙著督促各種訓練,考察訓練進度,觀察士兵的情緒。
晚上,吃過晚飯,組織戰士們聚集在一起,先用一些小節目調動戰士們積極的情緒,活躍氣氛,讓每一個戰士都敢於在眾人面前展現自己。
一些新戰士,從小到大不論是在家人面前,還是在同齡人面前存在感極低,沒有多少人關心他們的感受,也沒有人問過他們的想法。
許多人受到大夥激情高漲這種氛圍的影響,心裡面反反覆覆多次糾結後,終於敢前進一步,在這麼多人面前站了出來。
只是,臨到關頭,看著這麼多人的目光盯著自己,腦子突然就一片空白,事先腦海中排練好的詞語,都變成了一片空白。
一下子結結巴巴,臉龐漲得通紅,手足無措,不知道說什麼了。
即使是這樣,做得不好,也不會遭到別人的嘲笑,反而是眾人鼓勵的掌聲。
許多戰士在人生第一次,感到了溫暖,坐下的時候熱淚盈眶。
導致了不但晚上座談會的形式越來越多樣,氛圍越來越好,效果更是沒的說,連第二天的訓練,新兵們也認真了很有,明顯與前些天不同。
剛來的時候,只是班長帶著自己,班長說什麼,自己就跟著做。
現在那些新兵,遇到不知道的會主動找到幹部詢問,自覺性主動性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讓這些新兵從內心感受到了,大家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好。
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每個人看著都透露出一股精神勁兒。剛來時閃躲的眼神,唯諾的神情都消失不見,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
李雲龍和趙剛看到後,私下裡兩人咂舌感嘆,沒想到楊牧政工能力也不賴,很有一手。
佇列訓練,端槍瞄準訓練,槍械保養,實彈打靶,投彈訓練等團體訓練。
還鼓勵各班主動發現班內人才,往炮手、機槍手、神槍手的方向上,進一步發掘個性發展。
楊牧除了在新兵身上花大把的時間訓練,還要抽出來時間,對十五個骨幹班長進行三三戰術訓練,讓他們深刻的理解了其中的精髓之後,然後再拿著訓練手冊對自己班的戰士進行戰術訓練。
透過這樣的戰術訓練,一定要改變戰場上不管敵我優劣,衝鋒號一響,一窩蜂的衝鋒場面。
做到有梯度有層次有主次的進攻形式,少量的兵力,就能夠給敵人造成遍地是火力的心理錯覺,放大敵人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