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戰術倒三角陣型,為了讓戰士們做到在進攻時兼顧首尾保持陣型不亂,就花費了一週的功夫。
短時間內,讓所有的戰士都學會陣型轉換,看來是不可能了,這就要看個人天賦和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強的人,清楚自己在陣型中的位置,理解這麼做的含義,明白自己的動作會對整個班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還有一些就是班長個人能力的問題,自己明白不算真明白,得透過簡單的講解,把事情捋清楚,讓自己的戰士明白,這才是真的明白。
掐指算來,跟李雲龍和趙剛那次喝酒之後,馬上就快兩週了。
楊牧打算,明天就開始進行班組對抗賽,十五個班組透過抓鬮的方式,每兩個班作為攻守的雙方,在村子周圍的地形,進行實地模擬對抗。
戰士們已經過實彈打靶訓練考核,每個人的射擊成績將會作為實地模擬對抗的重要引數,作為軍事裁判的重要參考資料。
楊牧不但邀請了李雲龍和政委,還請各連營的幹部作為觀察團,順便讓他們派出他們手下的班長和副班長,作為隨軍裁判,進入陣地跟隨演練對抗士兵,實地評判。
所有受到邀請的人,事先都知道楊牧這次對抗演練是受到團部重視的,據說會有新的戰法出現,一個個欣然前往。
大家都想近距離深入瞭解一下,所謂的全新戰術戰法,到底是譁眾取寵老生常談,還是真真切切的一直以來被人無視的,具有啟發發性的東西。
十五個班組,兩個班組分別攻守,得出七強。一個班輪空,直接晉級下一輪,湊成八強。
八強對戰,決出四強。
第一組對決,是由汪波班長帶人防守,高勇班長帶人進攻。
汪波的防守地點是一個人字形隘口,必須得守住兩條岔路,防止高勇帶人突入。
若是高勇的人突入任意一條路,衝破阻礙,就判定汪波班輸,高勇班勝。
反之,汪波勝,高勇輸。
兩個班級武器火力配置相同,輕機槍由班長掌握,帶三個戰士,副班長掌握一門擲彈筒,帶兩名戰士。二組長跟戰士一樣帶著長槍,領著兩名戰士。
地形上,無論誰防守都有優勢。同樣,不管誰進攻,面對的都是難啃的骨頭。
汪波帶領三名戰士架設一挺輕機槍,帶著三杆長槍,以快慢火力,長短優勢,層次分明的把守人字頭。
人字的兩腰路上,在互相的射程內,能夠相互支援的距離上,擲彈筒和長槍左右協同。
即使觀摩團中的李雲龍,以同樣的人數同樣的武器配置想要衝破封鎖,一時半會兒都沒有頭緒,找不到一個合適的方法。
作為進攻一方的高勇,沒有貿然進攻,而是先分析對手的火力陣型。
換位思考,若是自己處在對手的位置上,會怎麼佈置。
最後得出一個初步的預設,首先要試探進攻,偵察敵人的火力,驗證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
後面,才能安排相應的對策。
身在局中的兩人玩得都是暗牌,不同於觀察團中的每個人看到的都是明牌,上帝視角,對於雙方的動作一目瞭然。
楊牧親自動手,製作了一個簡易的沙盤,這樣一直以地圖為準的眾人看的連連驚奇,只有趙剛這個燕京大學生,見多識廣,對楊牧弄出來的簡易東西,沒有太多的驚訝。
隨著現場裁判不斷的將一系列動態傳回觀察團,沙盤上代表著雙方的人物,緊跟著做出相應的變動。
高勇藉助自己神槍手的優勢,憑藉過人膽識,短時間之內就摸出了對方火力點的設定。
並在對方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情況下,率先狙殺對方班長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