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是拉人麼,周圍村落那些被鬼子和偽軍欺負的快要活不下去的老實人,不知有多少,只要加以甄別,人數不是問題。
大家都沒絲毫遲疑,大聲表決心:
“有信心!保證完成任務。”
“我還要再說一點,我們加強連有四個排長的位置,等著你們來做。
排長讓誰來做,說實話,我也不知道。
不過,我有明確的標準。”
眾人皆是眼睛一亮,連忙問道:
“連長,什麼標準?”
“標準就是比拼,看看誰有帶好一直隊伍的能力和一線指戰員的戰鬥素養。
我這裡有一份最新以班為單位的戰術手冊,你們誰先招滿自己的班隊,誰就能最早從我這裡拿到訓練手冊。
誰就有可能在新兵訓練中搶佔先機,贏得排長的位置!
好了,我言盡於此!大家開始行動吧,我只看結果!”
十五人商量過後,三人一組結伴而行,帶著武器,分別向五個不同的方向出發。
考慮到加強連新兵到了之後,得有住的地方,得有訓練的地方。
團部協調整理了十間屋子,盤上火炕,都是大通鋪,到時候人睡在上面肯定暖和,一點也不會感到冷。
加強連以後會跟著團部走,作為獨立團一支拳頭部隊。
李雲龍、趙剛和楊牧,對這支部隊充滿了期望。
沒有讓人等了多長時間,三天之後派出去的戰士就帶著各自招到的新兵陸續回來。
大多數的新兵都是由地方民兵團協助招收,民兵隊出一兩個民兵,再從本村再介紹三四個人。
算下來每個村子五六個人的樣子,一個班的兵員兩個村子就能湊齊。
三個人一組的徵兵小組,只需要走六個村子,就能全部將人數招滿。
五個方向撒出去的徵兵小組,距離上都是一樣的,村子星羅棋佈,不存在密度這邊稀疏,那邊稠密的現象。
機會對於每個小組,對於每個人都是均等的。
截止第四天下午,最後的一個三人小組,一行三十號人,回到了團部,為這次的行動畫上完美的句號。
楊牧先把所有的人打亂從新分班,一個班同一個村子的人不能超過兩個。
讓這些新兵不會因為到了陌生的環境下意識的抱團,這樣不利於他們從固有的思維中走出來,快速的融入這個團隊,也防止有小山頭的苗頭。
這些都是不利於一個團隊健康發展的,所有不利的因素要提早消滅。
不論是民兵小隊的人,還是村民出身的人,對於部隊的紀律都是跟陌生的。
首先先要讓他們明白什麼是紀律,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都有明確的規定。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每個人都要會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