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雲蔽日隱旌旗,戰士橫戈縱鐵騎;飛劍有光來紫電,流星斜落掛金黎。將軍猛烈堪圖畫,丞相威儀異所施;漫道拽王來伐罪,方知天地有仙聖。”
孤隨大軍行進,行過燕山正往首陽山老子所在)而去,卻見前方有兩位道人挺立中途,以軀阻住大軍:“且住,請爾主將出來答話。”
姜子牙一聽,方要驅策四不像上前,忽而有轉頭看向孤,邀請道:“陛下,與我前去一看可否?”
姜子牙啊姜子牙,面上功夫汝乃當世第一流,可那第一反應暴露了最真實的你——汝不將孤置於眼中。
姜子牙出言問道:“二位道長,阻路有何見諭?”態度極是客氣,對道人裝扮的,姜子牙向來威不起來。
矮道人言道:“吾乃伯夷,此乃叔齊。敢問今日武王與子牙起兵往何處去?”
姜子牙答道:“紂王無道,逆命於天,焚炙忠良,荒淫不道,無辜天穢德彰聞。今我輔助武王恭行天之罰,代天伐紂。”
二人道:“吾聞‘子不言父過,臣不彰君惡。’故父有諍子,君有諍臣。今紂王君也,雖有不德,何不傾誠盡諫以盡臣節,亦不失為忠耳。
“二位道長所言甚是,丞相不若我等……”孤方言語,便被姜子牙打斷道:“二位可知,今天下溺矣,百姓如坐水火,三綱已絕,四維已折。我西周若不順天應命,救命水火,何以面對天下人?”
“丞相此言差矣……”二人還待分說。
“來人,將此二人架開。”姜子牙惱羞成怒,命兵士將伯夷、叔齊架到路旁,大軍繼續行進。
二人仍不放棄,於路旁還大呼道:“父死不葬可謂孝乎?以臣伐君可謂忠乎?我恐天下後世乃有為之口實者。”
倒是兩個倔強的老頭,孤時常在想,若他們也會法術,是否姜子牙會改變主意,隨孤西歸,也就不會有日後這些痛心事。
行三日,探馬來報探馬來報“前方有一隊人馬阻住大軍,不能前進請令定奪。”
方得訊息,便有一猛將策馬揚鞭而來,來我陣前喝道:“某在此,何人敢來一戰!”
“元帥,末將請戰。”左哨先行南宮適請命前往,欲建東徵第一功,卻險些死於非命。
南宮適得令出陣,大喝道:“兀!俺元帥奉天征討,你是何人,竟敢大膽阻吾人馬?”也不待對方答話,南宮適便舞刀來殺。
“怕你不成!”此將手中槍赴面交還,兩馬相交刀槍並舉,戰有三十餘合,南宮適被敵將抓住破綻,摔下馬來,被敵將用長槍指著道:“匹夫,吾也不傷你性命,快請姜元帥出來相見。”
南宮適遭此羞辱暗恨不已,滿面羞愧返回大營,迎來的乃是姜子牙一聲爆喝:“南宮適,我等一行六十萬人馬,你乃左哨今一旦挫吾鋒芒,你還敢回來見我!”
“左右,與我綁出轅門斬訖報來!”
“丞相,念在南宮將軍忠心耿耿,功績滿滿,還望留他一條性命。”孤出言阻止。
“陛下,非我無情,乃是軍法嚴明。陛下既拜我為帥,自由我總理軍事。左右,將南宮適推出斬了。”姜子牙是半分面子都不給孤王。
姜子牙,你難道不知,南宮適敬仰你深矣,爾此舉無異於自毀城牆,自掘墳墓。
彼時,南宮適已是面如死灰,不過他也是個漢子,不落淚,不喊冤也不掙紮,任由兵士持刀,將其推出轅門。
兵士方要手起刀落,取南宮適首級,卻聽敵將喊道:“刀下留人,請姜元帥相見,吾有機密要事。”
兵士停手,報入大營姜子牙聽罷立時火氣,丟了斯文,大罵道:“匹夫!擒吾將不殺反放回,如今在轅門耀武,傳令擺隊伍出營。”
大隊人馬出營,誓要殺了敵將,以解心頭之恨。而此時孤正暗命旦,事後帶南宮適來見孤。
到此時孤都還記得,旦那驚訝面孔“南宮將軍任有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