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笙與眾人一同拜謝,起身之時,楊嬤嬤便將手中的錦盒遞了上來,“剛好趕上,怡寧縣主,請用此簪梳髻。”
銀笙開啟手中錦盒,果見其中正靜靜的躺著一對赤金紅寶石簪子,簪子的質地和用料皆屬上乘,與尉遲老夫人給她準備的那支簪子一樣價值不菲。
沈氏之前見了尉遲老夫人準備的那支足金嵌南珠金簪本已心驚不已,如今又見著太後親自賞賜給銀笙一對赤金紅寶石的簪子,越發眼紅了。
尤其是玉音,她記得自己當日及笄的時候,因為祖母不在也是外祖母沈家給的簪子,卻遠不如這些來得珍貴。這會兒見著銀笙行個及笄之禮勞動四方,越發嫉妒了起來。
銀笙看了看太後的這對金簪,卻笑了笑,對楊嬤嬤婉言謝絕道:“多謝太後娘娘好意,只是太後娘娘的這份禮實在是太重了,臣女受之有愧。況且,臣女已有外祖母準備的金簪了,還請楊嬤嬤替我將這對簪子交還給太後娘娘。”
楊嬤嬤見銀笙果然不肯收下這對簪子,面上的表情便冷淡了幾分,“太後娘娘當日與縣主一見如故,早已視縣主為親人,否則也不會格外開恩封了大小姐為縣主。如今,太後娘娘更是格外抬舉縣主,願意親賜縣主及笄禮,這份殊榮可是連慶安郡主都沒有的。奴婢勸縣主還是收下謝恩的好。”
銀笙聽了楊嬤嬤的話,手中捧著的這對簪子只覺得又沉重了幾分。
韓氏聽出這二人間的話有些不對味兒來,正準備上前說些什麼,卻被尉遲老夫人一把攔住了。
銀笙還是和方才一般,笑看著楊嬤嬤,腰桿挺得筆直,緩緩將手上的錦盒又遞了上去,“太後娘娘的好意,臣女心領了。只是這分及笄禮,臣女確實不敢收下。還望楊嬤嬤再原樣送還與太後娘娘。”銀笙的聲音不卑不亢,顯然並沒有因楊嬤嬤的威脅而就此妥協。
“好,縣主的意思奴婢知道了。奴婢定會連禮帶話一起原封不動的回稟太後娘娘!”楊嬤嬤還是第一次見到有這般不識抬舉的人,臉上的神色很不好看,拿起銀笙手中的錦盒,扭頭就走了。
“母親,這——”韓氏怕銀笙這般不給太後面子,會遭來太後的怨恨,一時不知該怎麼辦。
沈氏及她的兩個女兒則是完全搞不清楚這其中的狀況,一臉的不解。這不是好好的太後賜禮,天大的殊榮麼?難道不該歡歡喜喜的接受了,怎麼還把它們都原封不動的退回去了呢?
尉遲老夫人則是深深地看了銀笙一眼,隨後尊重銀笙的決定,只道了一句,“繼續吧。”
銀笙又站回到大廳的中央,任由韓氏將那支足金嵌南珠的金簪插在了自己的頭上,這下,銀笙的及笄之禮總算是完成了。
尉遲老夫人坐在上首,欣慰的點點頭,“笙兒,如今你已經是大人了,也有了自己的判斷力。未來的事該怎麼做,路該怎麼走,都該是由你自己決定。我們不會勉強你,也不會替你選擇。你只需要記住一點,不管你將來如何,國公府都會站在你的身後,做你堅強的後盾。”
“外祖母——”銀笙濕了眼眶。
她知道,尉遲老夫人早已看懂了方才是怎麼回事,但她卻依然決定了讓銀笙跟隨自己的心意。這才是她真正愛銀笙的地方——以無聲處,潤及彼身。
“笙姐姐,這個送給你。”
正在這時,沈氏身旁的玉茹怯怯的站了出來,朝銀笙遞上一隻針法拙劣的香囊。
玉茹今年才剛滿十一歲,學針線活還不久,縫出來的針腳歪歪扭扭的乍一看有些滑稽。
可能玉茹自己也知道這樣的香囊拿不出手,於是她漲紅了一張臉根本不敢抬頭看著銀笙。
銀笙看了眼玉茹遞上來的香囊,又看了眼玉茹抓著香囊的小手。那手上有好幾處被針紮過小紅點點,顯然是玉茹在做這只香囊的時候不小心紮到的。
“謝謝你,玉茹。”銀笙笑著接過玉茹手中的香囊,誠懇的道了聲謝。
玉茹之前還擔心銀笙會嫌棄自己送上的東西而不收,現在見她收下了,很是高興,沖著銀笙甜甜的笑了。
其實,玉茹自上次收了銀笙的一根玉簪之後一直想著回禮,但她還小,身邊也沒什麼珍貴的好東西,所以一直不知道該回銀笙什麼好。
這次,聽說銀笙要及笄了,剛好自己正在學繡花,所以就特意做了一隻香囊送給她。
這件事沈氏並不知情,如今見玉茹拿了這麼個亂七八糟的東西送給銀笙,生怕大房覺得自己寒酸了,於是,連忙把玉茹拉了回來,喝道:“玉茹,你怎麼可以把這種不值錢的東西送給你笙姐姐呢?也不怕你笙姐姐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