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63年春,北齊並省行臺都督斛律光,河東刺史獨孤信,集結了三萬邊軍和鎮軍,以及數量相當的民夫,在河東開墾荒地。
一面開荒,一面挖掘汾河引渠。在民夫屯田開荒的同時,三萬邊軍開始在軍屯以南修築土壘,似乎一點都不擔心周軍出擊。
更像是勾引韋孝寬頻周軍出戰!
此舉極大刺激了神經緊繃的宇文邕,這位皇帝下令,玉璧城邊軍禁止出戰,違令者斬。他本人,則是親率宿衛府兵精銳萬人,前往蒲坂城坐鎮。
同時調宇文憲去漢中剿匪。成家公孫氏在漢中扯旗造反,又不攻打縣城,利用地形跟官府周旋,已經滅了當地幾股鎮軍,以至於周國官軍被壓縮在縣城不敢出城,情況頗為危急。
而遠在成都的尉遲迥不敢輕離蜀中,要知道,佔據蜀地的勢力,無論是誰,都會在成都駐紮重兵,畢竟這裡是戰略地位,實在是太過於重要。
然而,齊軍這次似乎並不是要攻打玉璧城,而是在為攻打玉璧做準備。獨孤信與斛律光二人分工,斛律光帶著部分精銳防備周軍突襲,獨孤信則是引導民夫挖掘汾河河堤。
他們要做的事情很簡單,那就是先引流,減少水勢,然後再在玉璧城上游某處低窪的河段破壞河堤,使得汾水改道!
不敢出玉璧城的周軍,完全成為睜眼瞎,根本不知道齊軍在外面到底是做什麼。等他們明白過來的時候,就發現,挨著玉璧城的汾水,已經改道了!
改道了!完全不從這裡經過了!
事實上,後世之人在考證玉璧城遺址的時候,驚訝的發現,史書上記載臨近汾河的玉璧,卻離此刻的汾水相當之遠,而且除了地下水外,根本沒有其他水源!
這就意味著,韋孝寬當初守玉璧的光輝事蹟,啟發了後來的兵家之人,於是,不知道哪位大神下手,直接把汾水弄改道了!
到唐代的時候,這裡就再也沒什麼出彩的事蹟,可以從側面證實,讓汾河改道這種缺德事,似乎隋唐時期就有人幹過了。
獨孤信和斛律光二人,正是得了高伯逸的軍令,率領邊軍的民夫虛晃一槍,賭周軍不敢輕動!獨孤信等人也是沒想到,周軍居然真的會這麼慫,真就不敢出玉璧!
直到汾水被挖斷流後,才如夢方醒,可惜這時候齊軍早已嚴陣以待,根本沒機會打破局面了。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打仗的時候,自己這邊的主帥,就是要去猜對手是怎麼想的。
韋孝寬認為這是齊軍的誘敵之計,會有一支精銳人馬埋伏等著自己帶著玉璧城守軍出城後,伏擊,然後順勢攻城。
這樣出城風險太大了。
韋孝寬也可以認為,是高伯逸在故弄玄虛,其實另有所圖。
只不過,雙方手裡的本錢完全不一樣。同樣的賭局,高伯逸輸得起,而韋孝寬輸不起。他只能保證,玉璧城不失,那就是保本,至於能賺多少,那要看有沒有機會。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所以這次他賭輸了。其實周國在齊國的密諜,也打聽出了很多有用的資訊。比如說,齊國去年豐收,比如說,齊國正在洛陽以東建設一個無比巨大的糧庫。
建這麼大的糧庫做什麼,難道只是為了抑平糧價?具有相當政治頭腦的韋孝寬不這麼認為。他判斷,齊國大概要遷都洛陽了。
當然,這裡有一個前提條件,便是洛陽能保證安全。所以顯而易見,滅掉周國以後,才能遷都洛陽,才能用洛口倉的糧食,來穩定首都的糧價!保證龐大的首都人口用度。
有鑑於此,韋孝寬才不敢拿玉璧城開玩笑。哪怕他心裡隱隱約約覺得這次齊國人真的不是在引誘他出城。
當玉璧城外的汾水斷流後,韋孝寬雙目一黑,直接暈倒在玉璧城頭。等醒來以後,他不顧辛道憲等人的勸阻,秘密出城前往蒲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