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北朝求生實錄> 第1300章 勵精圖治(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00章 勵精圖治(上) (1 / 4)

位於鄴南城邊上的三臺,已經被改為書院,號為“無名”,寓意就是書院並不需要名字,這只是一個學知識的地方而已。當學生走出書院,就跟這裡的一切無關了。

書院裡的老師,與其說是傳道受業解惑,跟學生有著極為密切關係的“師父”,倒不如說是後來朝代裡常有的“西席”。

一句話概括:量大管飽!

不僅教師多,學生多,地方大,而且只接受走讀,也就是說,到點上課,放學回家,非常“自由”。

學制短,不講求師生關係,目的只是為了給社會輸送相關人才。

書院門口被人放了一塊巨石,上面用殷紅的油漆寫著:升官發財,莫入此門。

一般人都不得其意。

然而,哪怕是號稱“量大管飽”的走讀式教學,哪怕寫著“勸退”的座右銘,也因為報名的人實在太多,而不得不設定各種考核。

有錢人看不上這裡,有地位的世家不把它當回事,沒錢沒地位的人家,希望改變現狀,首先就是要讀書學習。於是這間“無名書院”,就成了很多人的起點。

一時間鄴城乃至周邊,到這裡讀書的人趨之若鶩,直接帶動了鄴城郊外的“租房”業務。嗯,這些“學社”,也是官府蓋的,住進去一樣要花錢,只是很少罷了。

在這間書院讀書可以選擇不交錢,然而讀書之人的爹媽或者兄弟就得拼命的為朝廷服徭役!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話到哪裡都適用。

鄴西城很多剛剛擺脫“奴籍”的六鎮鮮卑子弟,在父母的督促下,來到這裡讀書,而他的父輩和兄弟,不少人就得從軍,或者多服徭役,參與齊國的建設。

兩年前的慘敗,袍澤慘死在高伯逸刀下的那些仇恨,貌似漸漸在淡忘。

畢竟,人總要向前看,比起那些不共戴天,完全談不到一起去的河北世家,高都督這廝……不,他老人家,簡直可以算是聖人了。

還是家族的發展比較重要。

那些六鎮子弟裡面稍有頭腦的人都能看出來,進了“無名書院”,讀書識字以後,將來的路要好走得多。

至於那塊巨石上寫著的話,不要當真,高都督這個人,平日裡最喜歡正話反說。

……

“看到一茬又一茬的韭菜在茁壯成長,我心甚慰啊。”

無名書院門口,高伯逸一身厚重的棉襖,他雙手攏袖的感慨說道。

他身邊站著的是李德林,而秘書鄭敏敏,像是透明人一樣,無聲無息,幾乎讓人感覺不到存在。

“主公太謙虛了,多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夫,想上升卻沒有通道,主公給了他們一個向上的通道,史官們會記下這一筆,讓主公名垂青史。”

李德林拱手對高伯逸行了一禮說道。

“某些人,就是不明白。這育人跟種地一樣,要好好打理的,怎麼能隨便把人當草芥呢?哪怕是草,也是值錢的藥草,可不能隨便糟蹋。

將來齊國強大了,需要更多讀書識字的人,這樣國家才能發展。你把所有人都弄成了愚民,他們也創造不了多少價值的,唉。”

高伯逸搖頭嘆息道,瞥了一眼鄭敏敏。這位秘書的臉紅的掩蓋不住,畢竟,覺得高伯逸辦無名書院浪費時間精力的話,就是她最先說的。如今李德林的話,不亞於直接打臉。

“主公所言甚是,不過割韭菜這個詞頗為不雅,應該說,是主公成就了他們的人生,而他們則是用自身來回饋主公,應該是這個道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