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北朝求生實錄> 第676章 道不同不相為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76章 道不同不相為謀 (1 / 3)

當初,在高洋前往泰山進行封禪,而婁昭君則留在山荏縣修養身體。不過讓人意外的是,這位北齊太后沒有修養幾天,就離開了這裡,朝著鄴城的方向去了。

等高洋病倒的時候,這位太后已經到了枋頭城,準備回鄴城了。

“楊約,都打聽清楚了嗎?”

枋頭城內的一處行宮別院內,婁昭君正在院子裡曬太陽,而楊約則是垂手站在一旁,準備回話。

“什麼訊息都有,還有人說陛下已經……去了。”

“這麼說來,無風不起浪,哀家那個不安分的兒子,是真的病了?”

婁昭君眯著眼睛問道,已經快到霜降,太陽照在身上一點也不燥熱。本來秋高氣爽正是出遊的好時節,尤其是枋頭一代,大小河流極多,河上泛舟,正是快意得很。

可惜上次在歷城,婁昭君已經被驚嚇過一次,現在再也不想冒險,所以哪怕今日天氣極好,她也蝸居在行宮的院子裡不出來。

“奴不敢妄下定論。不過既然這麼多人都在傳,想來陛下可能確有龍體抱恙,只是不像外面說的那麼嚴重罷了。”

楊約小心翼翼的說道。

婁昭君不待見高洋,但是呢,高洋畢竟是她親兒子。南北朝這年頭男女關係混亂,兒子未必是父親是親兒子,可兒子是母親肚子裡出來的,這總不會是假的吧?

對於婁昭君和高洋這對母子,楊約還真是有點糾結,說話做事的立場,須要格外小心。

“你說的話也不無道理。這樣吧,枋頭這鬼地方也沒什麼好呆的,你去跟斛律世達說一下,讓他送哀家去晉陽,就沿著漳河向西到潞城五代時的潞州),不必去鄴城了。

到了潞城,你再讓人去打探一下訊息。”

婁昭君淡然說道,這話讓楊約大吃一驚。

去潞城?

潞城離壺關不遠,乃是鄴城到晉陽的必經之路,扼守住了壺關,就是守住了晉陽到鄴城之間的通道。而潞城則是在壺關靠近鄴城這一側。

婁昭君選擇去潞城……她到底是怎麼打算的呢?

楊約心轉如電,面上卻是不動聲色。他拱手行了一禮,就直接走出的院子。

……

“去潞城?太后真是這麼說的?”

斛律世達有些難以置信。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