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馬一天一夜,終於趕到了歷城,至於高洋是不是會平安無事,高伯逸已然是顧不上了。
高洋泰山封禪沒有成功以他現在的身體,很難支撐上樑父山,入冬了上山更難),這本身就帶有強烈的政治暗示!
齊國原來還是不行啊,你看,老天都不承認。
高洋原來也是德不配位啊,要不然,怎麼封個天,就一病不起呢?
在後世,封禪這種事情,可以說是無稽之談,誰也不會去做。然而,在這個年代,它所蘊含的“政治正確”,是任何一個帝王都不能忽視的。
高洋想蹭一蹭秦皇漢武的熱度,薅一下他們的羊毛,看來已經成為了一個笑話。當然,僅僅是從這件事上看是這樣。
而現在高洋病重的訊息已經傳播開去,在鄴城的高演高湛會怎麼想?
不知道有沒有回到鄴城的婁昭君,她會怎麼想?
一些原本還算安分的人,比如趙郡王高睿,他會不會忠於高洋的同時,也為自己找一條後路呢?
無論這些人怎麼想,有一點可以確定:
人心要變了!
沒有任何人可以阻止這種變化,類比於“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在此危機時刻,高伯逸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趕緊的找岳父李祖升商量商量。
歷城縣衙的書房裡,正在寫公文的李祖升,聽到了高伯逸的描述後,大吃一驚。
“這麼說來,高洋是真的病了麼?”
“確實如此,但我走的那一日,已然好了許多。痊癒看起來……並非難事。”
“賢婿你有所不知啊。”
李祖升站起身,給高伯逸倒了一杯麥芽釀的醴酒,感慨道:“近日這事,真是沸沸揚揚的。已經有些心懷不軌,貌似從鄴城那邊過來的人,在四處打聽這事。”
訊息這麼快?
高伯逸瞬間明瞭,飛鴿傳書,在這個年代已經是很正常和普遍的事情,甚至養雕來傳遞資訊的都有。
那些人不一定要在鄴城之間往返。只需要把訊息傳遞到鄴城,到時候自然會有人安排山東這塊的手下,到處打探訊息。
“查清楚是誰的人了麼?”
“都是死士,問不出來什麼的,全都自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