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子被分發到百姓手中。
短短幾日,百姓捧著銀兩開始傳頌[昭德]二字。他們還不知道這是什麼寓意,只知道自己因這兩字而吃飽穿暖。
四處拜昭德而不拜天子,朝中一片嘩然。
春桃落時,豫南急報傳回京城,說北安侯已經率北安軍退守豫中。
這個訊息,令原本不安的朝廷更添恐慌。
明明當初送出的是堅守不退的皇命,可一向如狼似虎的北安軍竟然退了。
朝臣眾說紛紜,人心惶惶。
有人擔心南蠻踏過豫州平原直達京城,有人害怕是北安侯意圖謀反。
皇城裡,已經亂作一團。
唯一萬分安定的人是段懷容,秦獨退兵在他意料之中,卻又有隱隱的欣慰。
因為他們之間的感情,比這森嚴的皇城更牢固。
昭德二字如神跡降臨,幾乎一夜之間動搖皇權,北安軍又自豫南抗命退軍。
兩樁事先後發生,四海風起雲湧令京城動蕩。
但四處紛亂,正中了段懷容之意。
但有一件事,讓他憂心。
小皇帝說近幾日秦玥瀾的身體不太好,日日躺在寢宮裡不得起身,太醫去了好幾輪了。
但段懷容並未收到秦玥瀾的訊息,不知具體如何。
三月下旬,襄國公在樊無鎮及任滬的暗中策應中逃離京城,召集信州舊部悍然兵發京城。
朝中無人不懼,一時有京官逃離京城,早朝半數不到。
大魏將亡的流言,紛紛揚揚地傳開。
三月最後一天的夜晚,岌岌可危的皇城毫無生氣。
明日黎明之前,北安侯會進攻京城,潛覆的嶺州義軍已經準備萬全。
還有半個時辰宮門便關了,但這次估計關不大嚴實。
段懷容在勤政殿裡陪著小皇帝看奏摺,因為小皇帝害怕。
四海動蕩、朝臣逃竄,謀反的國公兵臨城下,莫說是小孩子,就是個大人也會害怕。
這段日子呂伯晦已經不大管小皇帝,看著是放棄了。
“段先生,襄國公明早會不會攻入皇城。”小皇帝心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