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01
搭乘巴士到達若松後,鬼貫警部馬上前往拜會若松警察署。肥胖的若松警察署長、與負責此案的警部補,都在署內親切地歡迎他。與他在前來此地途中,暗自擔心的不同,他們都抱著相當熱心協助的態度,因此,鬼貫警部也能夠坦率地,與他們交換意見。
“我調查了這個案子的經過,有一、兩個地方,覺得不太能理解。”鬼貫警部看著眼前的兩人說道。
“哦?”
“主要是有一些地方不太合理。比方說,近松千鶴夫為什麼要跑到神戶自殺?……既然要跳水自殺的話,這附近不就有海嗎?”
“這件事情可以這麼考慮:就我所知,鹿兒島那裡有個男人,特地跑到北海道去上吊自殺。上吊的話,在自家院子裡,隨便找棵合適的柿子樹,也不是不可以的。他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逃亡到北海道之前,並未生出自殺的念頭。近松千鶴夫先生恐怕也一樣,他一開始想去投靠在神戶的合夥人,但在中途改變心意,於是便投水自殺了。這種解釋不也說得通嗎?”
“那麼,都要跳水自殺了,為什麼還要喝下毒藥呢?”
“那是因為他不想忍受,泡在冰冷刺骨的水裡的痛苦,所以才喝下能瞬間見效的氰化物。只要看統計資料就知道了,到了冬天,跳水自殺的人就會減少;相對的,夏天在阿蘇火山口,跳火山自殺的人數也會減少。這種心理,就跟‘出海前的海女,如果碰到下雨,也會穿蓑衣1’是一樣的吧!”
1引自日本的俳句,比喻雖然人人都會死,但在死之前,要好好照顧自己。
“既然這樣,都喝下毒藥了,為什麼還要跳水呢?那種毒可是會馬上發作的呢!”
“……”肥胖的警察署長有些慌神了。
“還有,近松既然要去神戶,卻從福間站搭車,這一點也很不尋常。從二島車站搭車,不是比較方便嗎?”
若松警察署長終於閉口不語,緩緩地點了點頭。
“不只如此,近松並沒有立刻把裝了屍體的皮箱給寄出去,反而寄存在二島站,這一點也很奇怪。我想,其中一定有什麼內情。”
“關於這一點,或許是因為那天晚上,家裡的錢不夠把皮箱寄出去吧?據我所知,近松千鶴夫的家裡,似乎有經濟上的困難。”
“照你這樣說,放在家裡,不是比寄存在車站更省錢嗎?一天五日圓的寄放費,也是很大的負擔啊!”
“那麼,或許他並不缺五圓、十圓這種零錢,但幾百圓的寄送費就拿不出來……”
“把屍體寄放在車站站員身邊整整三天,被發現的風險,可是很大的呢!”
“嗯……”
“再說,如果他的目的,是要爭取自殺時間的話,為什麼選擇把屍體塞進皮箱,用這麼麻煩的方法?埋在自家菜園,或是沉到海底,不是更輕松、更能推後被人發現的時間嗎?”
“您說的一點兒都沒有錯!這一點其實我們也想過,所以,當近松千鶴夫先生的遺物,在別府町被發現的時候,我們推測,他一定是拿自殺當幌子。直到屍體被撈上來後,我們才改變了觀點,認為他是真的打算自殺。”
梅田警部補一下子振奮了,連珠炮似的說著。
“事實上,我們也對近松的自殺,抱持強烈懷疑的態度。就像剛才梅田說的那樣,我們本來以為,找到屍體,應該就可以確定是自殺了,但在進行查證的時候,卻四處碰壁。所以,我跟梅田警部補兩人談過以後覺得:這件案子或許不像表面這麼單純,其中可能有一些更複雜的內幕。”
署長點上香煙,抽了一口,然後再次看向鬼貫警部。
“你有什麼想法呢?……如果情況允許,我可以幫你‘一丁飯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