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笑道:“不僅要取交州,還要通知劉璋,若劉璋沒有提防,益州必為周瑜所得。”
“哎,只怪孫權不肯將南郡借我,否則我又何苦設計害他。”劉備嘆了口氣說道。
諸葛亮見劉備面有不忍,不由得說道:“主公不必如此,自古以來,打天下的,誰沒有用過陰謀詭計呢?當年項羽拿高祖家人威脅高祖之時,高祖還笑稱分他一杯羹。
主公只需愛天下百姓,便是大仁!”
劉備聽諸葛亮這麼說,搖頭一笑說道:“好了,通知劉璋的事情,就由軍師派人去吧,咱們說說交州吧,軍師真打算派子龍去取?”
“主公沒有發現子龍這段時間有些不對嗎?”諸葛亮沒有回答劉備,反而是目光灼灼的看著劉備。
“不對?”劉備放下了手中酒遵,雙目微凝,沉吟道:“倒也沒什麼不對,若真要我說,便是他這段時間,聰明瞭不少。”
“自從子龍從汝南尋華神醫回來以後,就智計頻出,留下華佗,算計東吳取南郡,都是子龍的計策。這些計策,長遠無比,便是我一時沒有想到,所以我懷疑子龍背後有高人指點!”
“高人!”劉備聞言頓時大喜,連忙對著門口的侍從下令道:“速速去請子龍到此!”
“主公且慢!”諸葛亮連忙抬手阻止了劉備。
“軍師為何攔我?”
諸葛亮耐心的解釋道:“主公莫急,子龍獻計留下華神醫後,我便問過過子龍,子龍的說辭,是說在汝南遇到一個高人,留下華佗之計,乃是由他指點。我問他為什麼不請他出山相助主公,子龍便說那獻計之人年邁不肯出山。
劉備眉頭為皺,搖頭說道:“不對,既然指點子龍的高人不肯出山,那前端時間子龍又是哪來的計策取南郡呢?莫不是此人跟隨子龍來到了南郡,一直跟在子龍身邊出謀劃策?”
諸葛亮拱手笑道:“公主說的不錯,子龍他對主公忠心耿耿,為何會說謊而不將那高士引薦給主公呢?這說明指點子龍的人並不肯現身。而我讓子龍前往交州,擔任說客,就是想引出此人,這段時間,我也詢問過子龍,他仍舊請求讓我給他委派一員說客。
這說明指點子龍的高人,不願前往交州,若我所料不錯,此人應該是在暗處觀察主公的所作所為。所以主公您不可操之過急,每日如常,仁政愛民,勤懇執政,讓其對主公心生好感,只怕他不久就會現身投靠主公了!
主公若是急於找到他,說不定會引起他的反感,從而離開荊州!”
劉備聞言,慶幸道:“多虧軍師指點,否則我又錯過一大才也!”
諸葛亮笑道:“主公只需多多出府,撫慰百姓,噓寒問暖,讓他瞧見,我料定,他不久就會來投主公了。此人兩次獻計,都料於我先,其才不下於我,主公當慎重行事!”
“好!”劉備聽諸葛亮這麼說,興奮不已,一口答應下來。
只是劉備哪裡知道,諸葛亮所說的高人,才華不下於他的大才,就是他的寶貝疙瘩兒子。
而劉禪要是知道諸葛亮對他有如此高的評價,肯定得開心的睡不著覺,不過劉禪也有自知之明,他能夠得到諸葛亮如此高的評價,皆因後世的見識罷了。